2024年,扬州三新公司积极推进“村网共建”工作,在18个乡村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供电驻点服务工作,完善驻点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村委和供电企业的交流协作,尤其在电气化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客户的一致好评。
广陵所:“一事一办”便捷高效
12月19日,湾头镇的居民王先生看到自家新换的电表,开心地夸奖道:“本以为我这麻烦事至少要跑一个月才能成功,没想到你们有‘一件事一次办’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原来,一周前王先生来到广陵供电所的“村网共建”驻点咨询业务。驻点同志小丁热情地接待王先生,经询问得知,王先生家里要增容、办五口人优惠,可是户名还是去世老伴的。想到以往的政府机关流程往返几次才办成功,繁琐的流程让他感到困惑与疲惫,王先生不禁产生了担忧。小丁查看了原始材料后,耐心解释道:“您放心,按照新的流程,只需要提交一次材料,就可以同时办理所有业务。”没过几分钟,便替王先生审验了资料,办完了业务,王先生对新的服务模式十分满意,感慨供电所办事效率高。
许多客户反映,新的“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节省了不少精力和时间,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李典所:助力火锅店生意兴隆
“天冷了,来我们店吃火锅的客人也多起来了,今年主打的狗肉火锅很受大家欢迎。自从把煤气灶改用电磁炉,店里清新、干净的就餐环境得到老客户的夸赞,成本节约了不少。”12月18日,李典供电所台区经理李德祥在村网驻点通过收集客户意见时,福缘酒楼的王老板向其开心地说。
今年5月,李典供电所向福缘酒楼提出电气化改造方案,将后厨的煤气灶都换成电磁灶,将用小煤气罐的火锅都换成了电磁炉,用电负荷达增容到80kVA,将原饭店的单相表增容至三相用电。从业务申请到装表接电,供电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全过程“一站式”服务,全力助推该电能替代项目。今年以来,李典所已对6家代表性火锅店完成“全电厨房”的改造投运,共计增加用电容量465kW。
瓜洲所:点亮浴室“煤改电”新模式
10月初,瓜洲供电所组织驻点联络员深入辖区内10余家浴室逐一走访,结合浴室规模和实际需求,推广电能替代工作,精准匹配设备容量和线路设计,做到“一户一策”,确保煤改电实施方案既高效又经济。在此次改造中,不少商户引入空气源热泵、直热式电锅炉等先进设备,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
针对部分浴室所在区域电网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供电所提前部署扩容增容工程。以镇上一家大型浴室为例,其日均热水需求量高达40吨,电采暖设备投入后,总功率超过200千瓦。供电所不仅对浴室的配电箱进行了升级,还新架设了一台315千伏安的配变器,并对低压线路进行了全线加固,确保设备平稳运行。
施工团队在低温严寒中连续奋战30余天,克服了地下管道密集、线路路径复杂等重重困难,最终按期完成辖区内8家浴室的“煤改电”改造任务。
改造完成后,瓜洲镇的多家浴室告别了传统燃煤锅炉的烟熏火燎,全新的电采暖设备以其稳定高效、环保清洁的特点赢得用户的好评。
方巷所:助推裔家牛肉绿色品牌
依据“村网共建”要求,方巷供电所组织党员服务队定期上门开展供电延伸服务,排查线路和设备用电隐患。12月23日一早,供电所台区经理吕晨、李平怀就来到裔家村进行低压台区巡视,并特地到吴总的加工厂进行用电设备安全检查。
方巷镇裔家村,这个以传统牛肉制作技艺闻名的村落,迎来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裔家村牛肉作坊实施电气化厨房改造,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在环保与食品安全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传统的牛肉生产方式依赖煤炭锅炉,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方巷供电所推进电气化改造,与传统的煤炭锅炉相比,电锅炉等电气化设备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排放,有助于裔家牛肉实现绿色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运营成本。今年,供电部门主动对接用电需求,新增1台变压器、增容2台变压器,架设改造低压线路2.9公里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刘祥 何骏驰 周子梵 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