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谋发展
2024-11-25 22:2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洁  
1
听新闻

  近年来,高邮农商银行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任务,聚力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强风险防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经营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截至10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16.48亿元,较年初增加24.85亿元,增幅8.52%;各项贷款余额228.13亿元,较年初增加17.1亿元,增幅8.11%。

  坚守发展定位,加大实体贷款投放

  一是深化共建合作。高邮农商银行强力推动与乡镇(园区)、政府部门以及商会协会的共建合作,当前共建合作单位有50余家。高邮本地单位方面,与高邮13个乡镇(园区)实现共建全覆盖,村组共建覆盖面达90%以上。商会协会方面,与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地高邮商会常态化沟通交流。此外,与南师大商学院、华泰证券等单位开展“异业联盟”,在投顾业务、培训赋能等方面积极合作。

  二是落实政策要求。持续优化考核方案,调整信贷结构。每月由信贷管理部门测算月度“双普”投放目标,并细化分解到零售、公司、小微三个条线,明确新发放贷款需60%以上为双普贷款。通过绩效考核积极引导并鼓励投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中长期贷款,不断提升支农支小金融供给能力。

  三是推动模式转型。作为展业平台扬州第一家试点单位,高邮农商银行于2023年10月20日正式上线展业平台,2024年7月末,实现“三台六岗”信贷模式全面推广运行。上线推广后,该行客户经理的人均管户提升了近20户,加权利率上升了约90BP,整体调查报告撰写时间缩短了近20%,客户放款业务办理时间缩短到1个工作日以内,信贷服务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深挖有效资源,精准满足各类需求

  一是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每年在各乡镇(园区)、商会协会以及重点行业举办政银企对接会,并邀请科技局、税务局、省农担等单位共同参与宣讲。2023年共召开15场,新增投放4.58亿元。2024年1月至7月组织举办13场乡镇(园区)专场政银企对接,8月至9月针对高邮大虾养殖、科技型企业等特定领域,召开2场专题座谈会。2024年通过政银企对接会,共对接企业301家,新增用信50户、金额4.5亿元。

  二是开展驻镇驻村行动。针对高邮市村集体经济薄弱、结构单一、缺少金融供给等难题,高邮农商银行针对性创建“邮我在”党建助推乡村振兴品牌,2024年选派班子成员至高邮开发区挂职金融助理,选派93名客户经理至220个行政村(社区)担任金融服务专员,建立“五个一”工作机制,挂职人员全部加入治理网格微信群,参与基层治理,实现政银常态互动,深度融合。

  三是加大重点领域服务。围绕高邮“511”产业体系,梳理了高邮511产业龙头企业共196户,截至10月末,累计投放114户、17.32亿元,覆盖面达58.16%。围绕“市级重大项目”“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等重点领域,明确到人,逐户对接,支持14户重大项目建设,金额2.01亿元;发放专精特新企业贷款49户、金额9.46亿元;科技型企业339户、金额35.48亿元。

  强化产品创新,形成特色金融服务

  一是打造特色精品支行。聚焦高邮大虾特色产业,高邮农商银行积极打造高邮大虾特色支行,建立“11234”金融服务体系,搭建金融与产业链融合的“一个平台”,执行贷款准入的“一套标准”,设立便民服务驿站、专家咨询驿站等“两个驿站”,出台“养殖贷”“产业贷”“融合贷”等“三个产品”,做好信贷服务、网点服务、综合服务、融合服务等“四项服务”。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为3000余名养殖户提供信贷支持5.76亿元。

  二是加强本地产品创新。近年来,高邮农商银行与共建单位共同推出了近20款高邮本土产品和系统。比如,以农业设施确权登记为契机,发放高邮地区首笔“农业设施抵押贷款”500万元;联动农担高邮分公司,发放扬州地区首笔农担“农机贷”。在高邮“三区一镇”等重点板块创新推出“资金池项目贷款”,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已累计投放236户、12.3亿元。

  三是助力农业特色产业。高邮农商银行以高邮大虾农业特色产业为样板,上线“高邮大虾产业链平台”项目,实现客户管理、线上交易、资金结算、信贷服务等功能。通过该平台,养殖户、水产经纪人等产业链上下游客群可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商户注册、饲料销售、罗氏虾收购、资金结算、授用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实现交易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封闭式运行。 

(张洁)

标签:大虾;银行;邮农商银行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