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高邮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助力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在特色银行建设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将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差异化定位渗透至特色支行建设全过程,细分市场和客群,为目标客户提供差异化、精细化的金融服务。
突出优势,凸显特色。该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找准自身特色与优势,对辖内市场进行深度评估、挖掘与细分。一方面,树立标杆网点。先后创建了巾帼支行、运河支行等特色支行,开展支行星级网点评定,以先进示范带动全行网点建设。另一方面,根据各地区经济总量和产业特点,以高邮农业特色产业高邮大虾盛产地龙虬镇为试点,打造高邮大虾特色支行,创新特色产品,优化服务方式,推动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优化机制,完善体系。围绕特色支行建设,该行在组织体系、政策方针、科技支撑、资源供给、产品服务等方面强化专业机制建设。如在高邮大虾特色支行打造上,该行建立“11234”金融服务体系,即搭建金融与大虾产业链融合的“一个平台”,执行贷款准入的“一套标准”,设立大虾产业便民服务、专家咨询等“两个驿站”,针对大虾产业链上下游不同客群创新“养殖贷”“产业贷”“融合贷”等“三款产品”,着力做好信贷服务、网点服务、综合服务、融合服务等“四项服务”,以特色金融服务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方面,持续拓展线下资源,发挥传统网点的固有优势。利用规模效应,通过优质的服务、接地气的产品,增强客户黏性,为线上发展打下坚实的存量基础。另一方面,探索全流程的线上操作。如在高邮大虾特色支行打造上,该行围绕产业链“养、供、销、食、加工、物流”六大环节需求,推出“高邮大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产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9月末,该行已累计为高邮市3000余名养殖户提供信贷支持5.76亿元,被高邮市人民政府授予“高邮大虾金融服务主办行”荣誉称号。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