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农商银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上级部门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刻认识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党建的“软实力”转化为推动仪征农商银行农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党建引领为“核”,铆定共建“圆心”
一方面,党建与服务三农深度融合,总行党委创新工作方法,前置支部、前置营销、前置服务,深化党支部共建工作,积极推进该行辖区支部和建材市场所在地三个村支部共同组建“惠商惠企行动党支部”,其中总行党委成员担任支部书记,村总支、村委会主任和辖区中层以及建材市场经理担任支部委员,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业务拓展优势,将季度重点工作和年度经营计划等事项列入党支部会议讨论和决策范围内,使党支部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业务发展决策更加科学有效;同时,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实现营销突破与超越。
另一方面,支部成立之初,特邀仪征市政府、市委组织部、真州镇及总行主要领导出席仪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着力联合五一村建材市场和木材市场学习专题党课,引发思想共鸣,开展交流对接,促进业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目前共举办由市领导参加的主题活动1次,支部共建活动2次,业务互助对接4次。同时,借助市媒体力量,加大共建活动进行宣传,取得较好示范效应,擦亮党建品牌。
以为民服务为“线”,拉长共建“半径”
一是加大信贷产品投放。以支部共建为契机,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共建单位率先应用该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发挥优势将该行多种优质信贷产品更具针对性推广至相应相适的经营主体,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是便利电子银行服务。通过组织共建,拓宽该行宣传渠道,党员先锋以群众更信任的方式解决商户经营、生活所需的电子银行需求。
三是积极拓展商户圈。充分发挥客户多、圈子广的优势,在共建过程中,不定期组织商户产品和金融产品相互推介活动,一方面为市场商户扩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请商户为农商行拓展新客户,将双方客户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互惠互利。
以队伍联育为“环”,稳定共建“面积”
一是双方党支部通过“真心金融,惠商惠企”和“党建引领,共建共富”两大载体,不断加强队伍联育,创新融汇双方党组织力量,着力提升年轻党员综合素质。双方党支部共同引导和打造出一支党员服务先锋队,通过发布公益志愿、群众走访、业务攻坚等活动不断提升影响力。
二是固化三家支行,指定专业人员,全力配合三家村支部和两家专业市场共建共富行动,通过组建业务联合推介小组,下沉两大市场,提供综合服务。在激烈的营销竞争下,始终关心关爱群众,以帮扶为前提,进一步深化“仪征人自己的银行”形象。
三是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行范围内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并在该行公众号、各网点宣传栏和仪征主流媒体上积极宣传,引导广大党员同志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共商共享为“实”,丰富共建“内涵”
一方面,在着力打造“惠商惠企行动党支部”和“共建共富行动党支部”基础上,延伸“真心金融,惠商惠企”和“党建引领,共建共富”的品牌理念,共同打造了“助农、强农、惠农”联建品牌。目前,该行已对建材和木材市场授信26户,共授信1670万元,实际投放贷款865万元,为各类商户的消费、经营提供了全面的信贷支持。同时也为商户提供资金结算、收单、社保卡更换、金融反欺诈等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务。市场共有门市房13栋,占地面积87.2亩,市场经营户达200多户,就业总人数约500人,年交易额超2亿元,三个村的村民及周边农户有近200人通过从事销售、加工及上下货、运输等实现增收致富。在该行开立对公账户24户,日均存款5300万元,互联网收单35户,社保卡激活户21户,代发工资1户。
另一方面,双方借助阵地打造和双向交流,以“党建”为抓手,推动业务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各自平台与渠道资源优势,协同开展营销宣传推广、市场数据共享等活动,实现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合作新局面。截至2023年9月末,共走访10类客群,共计走访24006户,其中近两年未续贷对公客户数已授信76户,授信率36.2%;近两年未续贷个人客户数已授信5625户,授信率60.6%;个体工商户已授信18738户,授信率33.8%;科技型企业已授信107户,授信率60.1%;“苏农贷”授信122户,授信率27.9%;“苏质贷”授信27户,授信率39.7%。今年以来,共计对13个机关、28家企业进行批量式授信营销。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