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营造畅通规范、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无锡市梁溪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为民办实事为“动力源”,用好“三字诀”,巧解“三道题”,打通肠梗阻,铸就惠民路,群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突出“新”字,以优势互补巧解“长效管理”题
梁东路为扬名街道滨河新城园区主干道,人流量较大。为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梁溪区创新亮点,通过与梁东路两侧企业签署五包责任书,给企业门岗发放反光马甲,推动企业对门前停车秩序进行自主管理。打出“城企联动”牌,将企业自我管理与城市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激发企业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共同关注管理短板,从根本上解决停车乱象,合力推动大小型企业、工地工厂周边停车秩序大提升,建立城企共建长效管理新模式。
此外,通过在全路段安装违停抓拍摄像头、合理规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安排巡查人员定点全路段巡查等方式,梁东路现已成为一条群众称赞的“红榜道路”。
狠抓“规”字,以多措并举巧解“停车管理”题
锡澄路是无锡中部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对外道路,车流人流较多,为有效改善交通环境,梁溪区多措并举,大力整治锡澄路停车秩序。开展“城警联动”,加强日常路面巡查执法,加大对道板违停和黑色路面违停车辆的贴单力度,对路面违停车辆进行拖离,对有驾驶员在现场的违停车辆进行现场处罚;沿线社区及市场安排工作人员与城管、交警部门共同组建常态化专职管理队伍,开展日常停车秩序巡查管理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明确各市场停车管理主体责任,城管部门与锡澄路沿街商户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要求商户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对多次发生管理不到位现象的商户依法严管重罚;加大技防设施投入,在具备条件的非机动车违停多发区域设置物理隔离,增设石球、围栏等设施。通过多渠道规范停车秩序,力求还路于民。
用好“联”字,以共商共治巧解“群众满意”题
在恒隆广场的周边,有一条背街小巷虽不起眼,但近期因为治理得当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便是华光支路。从前的华光支路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现象频现,梁溪区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前期与企业单位签订市容环境责任书的基础上,与恒隆、德根饭店等商家联手,共商、共治、共享,共同构建“城管+交警+保安”多方联动队伍,以企业自治为主,街道聘请城市管理网格员协助,城管、交警配合,针对机动车违停,以严管严控遏制势头,开展城警联动,加密巡查频次,加强组织调动;针对非机动车违停,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对违停车辆进行集中清理拖离,同时约谈单车公司,聘请专人协助规范共享单车管理。多方联动下,逐步攻克华光支路停车秩序管理难题。
天成巷紧靠运河商城和老红梅市场,该处道路人流量车流量较大,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痛点难点,梁溪区精心策划、精准发力、因地制宜,设置隔离栏,落实城管队员日常巡查及错峰巡查相结合的制度,细化管理从严执法,对停车秩序、店外经营等违法行为零容忍,实施严管重罚,如今的天成巷畅通、有序、整洁,令人赏心悦目。
创新亮点、规范停车、多方联动,梁溪区巧用“新”“规”“联”三字,出实招,办实事,打通“肠梗阻”,力求“路路通”,辖区内金山北路、槐古路、广吉路等路段交通秩序大为改善。下阶段,梁溪区将大力开展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加大停车秩序管理力度,确保停车长效管理机制健全高效,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吴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