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在“质”与“变”中提升能级活力
2025-01-26 14:5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施为 高媛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岁末年初,苏州城西,狮子山下,正在上演热闹非凡的“春台戏”。1月26日,在苏州高新区在狮山文化广场举办的“狮山市集‘酥’香迎春·花市大集”人头攒动,不断打破客流量记录新高。从这里放眼望去,高新区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热潮,升腾着生机与希望。近年来,高新区奋力擦亮“城市名片”,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高潮迭起、质效双增,区域能级活力、颜值气质、温度品质有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恢弘篇章不断续写,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图景生动展现。

  攀“高”逐“新” 澎湃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是城市蓬勃发展的第一引擎。翻开2024年度高新区成绩单,三项指标亮眼可观:高新区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持续进位,提升2名,列第18位;浒墅关经开区在全国经开区排名中上升6名、列第23位;太湖科学城在全国科技城百强榜中提升4名、列第9位。

  2025年1月2日开年首个工作日,高新区紧扣“效率提升年”主题主线,第一时间“动起来”,抓开工、抓生产,抓“开门红”。这一天,目标年产值超50亿元的ESR太湖科学城国际现代产业园项目火热开工。紧接着,一场锁定“智造强区”主攻方向的新型工业化推进会全面吹响了全年奋进号角。

  创新驱动,“点”与“线”相连相接。产业升级,“新”与“兴”比翼齐飞。目前,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迈上千亿级台阶,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30%,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正蓄势腾飞,全力打造全市新质生产力重要增长极。这里汇聚的好项目日益增多,搭建的海内外“朋友圈”愈发广阔。全区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近2000家,拥有各类外资总部和功能性机构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60个。

  项目建设增资加码,载体更新日新月异,配套服务贴心到位,优质人才奔涌而来……随着高新区在发展的竞技赛道中,不断瞄准方向,调整姿态,“弯道超车”已然成势。

  焕“彩”焕“新” 绽放城市魅力

  经济发展迅速是衡量城市繁荣昌盛的关键指标,而城市独有的气质韵味与精神内核,则是激发人们内心共鸣与归属感的源泉所在。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高新区狮山核心商圈便逐渐灯光璀璨。东起狮山桥,西至狮子山,全长2.9公里的狮山路,高耸矗立的金融楼宇、大气精美的广场公园、人头攒动的商业载体,处处彰显着“古今辉映、苏韵光影”的独特魅力。

  这种“光的盛景”,在狮山文化广场演绎到了极致。坐落于这里的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狮山大剧院以及苏州科技馆工业展览馆三大建筑场馆交相辉映,广场上火树银花,山水间灯光舞动,市集热闹喧哗,凸显别样韵味。

  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过去还是当下,狮子山皆因自带的历史文化光环,展现着身为“城市名片”的靓丽风采。

  扮靓城市颜值,可以更好地“走红出圈”,而真正的“网红城市”,往往对应的是消费者的“打卡”。这就需要在城市发展中,将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深入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和产业转型升级中。

  近年来,高新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文旅资源“活”起来、业态“多”起来、消费“热”起来。除了建成投用狮山文化广场之外,在太湖之畔,大阳山植物园推出第一届冰雪嘉年华、苏州乐园糖果世界甜蜜开启,树山村持续写好“乡愁”文章……数据显示,2024年,高新区各A级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文化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共计接待游客近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200亿元,同比增长14%。

  以“新”向“兴” 绘就幸福蓝图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宜业,不但取决于高楼大厦、GDP等“硬实力”,还取决于它的温度、品质等“软实力”。当前,一项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拆迁安置小区整治提升,融入嵌入式服务的打造工程正在高新区不少社区进行。

  走进龙惠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里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地,在实现原有功能的同时,被综合打造成了休闲活动区和医养融合区。通过设立“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养老照护点”“家医工作室”“老年大学”“青少年暑托班”,并引入智能化管理设施,社区实现了助医、助餐、家政照护、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幼儿活动等“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高新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扎实推进“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社区网格化管理、智慧化管理越发精细。老旧小区电梯改造、电动车充电桩安装、潮汐停车位划设、健身娱乐设施增设、小微绿地公园打造……一件件居民关心的“小事”“要事”,通过科学民主的服务管理机制逐一落实,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

  2024年,高新区高质量完成七大类27个为民实事项目,教育、医疗资源不断充实,实施城市更新项目4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6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7个。开展动迁安置小区环境整治,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1.27万个,整治提升街巷15条,新增、改造绿化面积44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2个。施为 高媛

标签:新区;苏州;文化广场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