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公安新技术装备塑造新动能
智慧升级+平台支撑
2024-11-27 19:2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李路 陶奕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当前,低空经济热度持续上行,在1000米以下空域,一架架无人机早已“飞”向百姓寻常生活,在公安工作中亦是如此。

组建“苍穹”警用无人机战队

  秋冬交替,出游正当季,在江苏昆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周庄古镇的上空,昆山警方借助无人机航测建模、图数融合等技术,不仅即时回传景区实况,还自主识别和预警异常行为,为安保指挥、现场调度、应急救援提供支撑;同样,在不久前的凌晨,依托“野外赌场线索挖掘”智能模型的研判成果,搭载红外成像、空中照明等设备的无人机“一键起飞”,助力地面警力成功摧毁一个在偏僻水域开设流动赌场的犯罪团伙……这些场景在昆山公安已不鲜见。

  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期,研发警用无人机“苍穹”综合平台,组建“苍穹”警用无人机战队,拓展多机型、多模块、多警种“无人机+”场景,将新技术装备建设应用倾向基层、耕耘基础的“红利”,源源不断地投入到一线、投入到实战、投入到平安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傍晚,一盏盏灯光、一个个摊位、一簇簇人群将“烟火气”汇集。

  在昆山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楼顶设有一个固定无人机自动机场。“目标区域夜市大排档、飞行时长30分钟、主要任务巡线排查。”民警张睿超坐在综合指挥室无人机调度台前,通过“苍穹”综合平台向昆山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报备,然后轻点鼠标,伴随“滴”的一声,“昆山警航024号”无人机升空,按照预设航线自主巡航,并通过加装的4G通讯模块,将拍摄视频通过综合指挥室大屏进行直播,远在3公里外的情指中心,也可通过平台“警航调度”模块,实时查看拍摄视频。飞行结束后,无人机按时返回机库、自动充电,等候下次飞行指令。

科技创新,基础要夯实

  昆山公安在全省率先打造名为“苍穹”综合平台的警航实战智能平台,有效解决无人机的统一调度、高效飞行、个性赋能以及数据共享等难点问题,确保新技术装备建设应用高效服务基层、支撑实战。

  这个平台,如同无人机的“智慧大脑”,将散落在各警种、各所队的无人机与公安勤务链接以来,通过“飞行前报备、飞行时监管、飞行后评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形成“空地一体、人机协同、全维覆盖、高频联动”的低空警务体系。

  “以往使用无人机,需要飞手‘带机赶往现场’;现在只需启动系统、设定航线、按键执飞,飞手就能‘遥控飞机赶赴现场’。”情报指挥中心数据管理中队中队长夏炜介绍,通过“超视距”网联飞行和“可视化”指挥调度,做到“指挥大厅即案事件现场,不在现场胜似现场”。此外,“苍穹”综合平台还创新搭建“安全员”模块,实时监测飞行、气象等数据,并围绕空间、机体等多个维度建模分析,在线关注无人机维保、飞行等情况,将飞行事故率降低了80%。

  截至目前,昆山公安已配备各型无人机42架、固定无人机自动机场20个,首创研发了移动部署的无人机自助机场1个,实现“全市域覆盖、重点区域5公里网格化部署、目标点位3分钟升空、5分钟回传现场图像”,年均执行实战飞行任务6000余次、飞行时长超7500小时、飞行里程突破40000公里,勘察现场约4500余次,搜救走失遇险群众63人次。

利用无人机开展常态化巡查

  “经空中巡视发现,有几处安全隐患,要尽快整改!”昆山市公安局蓬朗派出所飞行单元战队在执行巡查任务后,民警第一时间至现场将相关结果反馈该危化品企业的安全负责人。这次“空地”一体化护航企业发展,是昆山公安利用无人机在开展常态化巡查、赋能社会治理的日常一幕。

  每天,昆山公安“苍穹”战队的42架无人机、26个机组全天候24小时值班备勤,随时执行治安防控、办案侦查、应急救援等各类飞行任务。

  警用无人机的建设应用离不开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飞手队伍。昆山市公安局探索成立“1+1+25”苍穹战队,即:1支市局一级综合战队,1支由交警大队组建的二级专业战队,全市25个派出所成立的三级飞行单元战队。

  为不断提升飞手队伍的战斗力,昆山公安将“低空警务”纳入该局的新质公安战斗力“十大工程”加以统筹推进,配套落实系列保障制度。“根据多型号无人机装配驾驶要求,遴选优秀飞手开展高阶训练,培育复合型顶尖人才和专业教官,并纳入民警辅警人才梯队培养体系,目前已打造一支170人的飞手队伍。”昆山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教导员陆东斌介绍,在指挥调度、飞行操作、维修维护、信息化应用等专业能力训练基础上,围绕目标区域、科目开展定向式、场景化教育训练,如水域、郊野、高层建筑等,全方位提升队伍的“精、专、能”水平。

  与此同时,进一步深化“警学研”“警企研”,联动知名院校企业,强化无人机前沿技术及应用课题研究,并不定期组织全局无人机“发烧友”举办“科创沙龙”“创新论坛”等交流活动,形成警企警学良性互动循环,为自主研发科技专利和成果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昆山公安的相关实战技术获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学术论文《浅谈警用无人机在接处警工作中的应用》入选“现代警务保障理论与技术创新论坛”最佳成果奖,昆山市公安局获评“苏州警用无人机实战应用联创基地”。

探索创新实战运行机制

  “目前阳澄湖周边区域情况正常,请继续前往中心水域!”在昆山阳澄湖水域,一架正在执行空中巡查任务的警用无人机接到指令后,仅用5分钟就到达水域指定位置,开启视频记录仪、打开爆闪警示灯,开展高空巡逻守护。

  巴城,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澄湖大闸蟹”之乡,护航平安蟹季,昆山警方统筹布建“无人机+红外遥测传感器+视频网+巡逻艇”的全域感知网,实现四十余平方公里水域及沿岸面积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今年以来,针对“繁殖季”“收获季”制订相应的空地巡防方案百余份,将巡逻触角延伸至蟹产业安全“最后一米”,相关违法犯罪案件“零发生”。

  坚持“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昆山公安形成了“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无人机+语音广播”“无人机+抛投索降”“无人机+航测建模”“无人机+刑事技术”“无人机+反制侦查”等一批技战法,有效支撑各类警务实战。

  善于创新的昆山公安,正在探索“装备技术强、集约化程度高、实战场景多元”的警用无人机建设应用“昆山之路”。“锚定打造‘无人机警务应用先行区’目标,大力推进算法技术研发,探索创新实战运行机制,推动无人机实战应用由‘赋能辅助’向‘主动预警’转型。”昆山市公安局新质战斗力科创中心主任曾诚介绍。

  比如:昆山水网纵横,创新使用无人机挂载多光谱相机,对水面漂浮目标进行搜索,利用漂浮物和水面光谱差值进行高反差显示,实现高空域、广角度感知野外游泳人员和意外落水人员,超前预警预防溺水警情;针对无人机“黑飞”“乱飞”等行为,将反制型无人机侦测设备数据与无人机管理平台结合,通过空间高度位置计算,实现无人机空中飞行碰撞预警;为进一步优化无人机自主飞行航线,将无人机自动机场与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结合,实现机场无人机按实战应用需求自主飞行。

  “多维场景都支撑着传统警务模式华丽转身,用最低的经济成本、最实战的应用场景、最高性价比的新科技应用,让无人机成为赋能‘主战主防’重要支撑力量,为公安工作的整体效能提升插上‘金翅膀’、装上‘加速器’。”昆山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梁沙说。

  李路 陶奕

标签:无人机;昆山;实战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