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三中全会精神 绘乡村振兴华章
2024-09-24 19:3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文良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绘制了宏伟蓝图。其中,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采香泾村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将其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去,绘制出更加绚丽的乡村振兴华章。

党建引领 创新乡村振兴工作

  以党建为引领,创新乡村振兴工作办法,在党支部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多措并举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引导全体党员把身份亮出来、把标杆立起来,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强化组织效能,积极开展党建共建,与人保吴中支公司党支部、振远文旅公司党支部进行党建共建,围绕党员教育、组织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共赴枫桥铁铃关战斗史记陈列馆、吴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增强支部之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积极打造椿树头睦邻会客厅实境课堂,围绕弘扬“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文化、“红色”阅读教育等开展活动,邀请老党员与青少年共同开展“红色”阅读、“蛋糕烘焙DIY”等活动,发挥“银龄”先锋力量,让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

文明新风 党员群众积极参与

  全面扩大理论学习的影响力和覆盖面,让党员群众在参加专题学习的同时,携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时代文明新风。建强用好“采香泾先锋”“夕阳红”“香信爱”等志愿服务团队,邀请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代表至椿树头睦邻会客厅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强化对村级议事决策提议、表决、执行、监督的领导作用。因地制宜打造“海棠红·幸福里”阵地,不断优化场景,增添服务内容,绘制彩绘墙,更新“海棠红”logo。

  丰富活动载体,以“老藏书”“开羊作”及石雕石刻为文化索引,在睦邻会客厅布置“羊文化”展厅及“石刻文化”展厅,详细介绍村域内产业发展方向,村民致富途径等。坚持“一线工作法”,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实现入户走访常态化,让基层干部在走村入户中访民情、听民声。

  注重收集群众的“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组织引导党员干部认领责任清单,使之变成“履职清单”和“整改清单”。积极完成群众“微心愿”,使为民服务“接地气”“暖民心”,化“最后一公里”为“服务零距离”。

综合治理 绘就“泾”美家园画卷

  发挥“泾”美家园纠查小分队作用,深入各村组道路沿线、背街小巷,对标对表,做到边检查边整治,村域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高标准打造蒋巷上综合管理示范点,整体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整治、闲散荒地管理、垃圾分类工作、自然村车辆智能化管理。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扎实做好农村综合管理整治工作,加强运用打造典型形成的经验办法,计划于两年内实现综合管理全域覆盖。

  做优做实民生实事项目,提档升级农贸市场为生鲜百货商行,立足新建生鲜百货商行的功能定位,重新规划市场平面布局。合理规划人行通道、车行通道、货物通道和垃圾运输通道布局,设置隔离栏和标识指示牌,确保各通道运行安全通畅。加固顶棚、升级改造雨污水管网、照明系统等,切实提升市场周边环境卫生。

  持续推进总投资为2.5亿元的采香泾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衣食住行、健康养生、精神慰藉等方面为周边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下一步,采香泾村将继续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切实将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化党建引领工作模式,不断丰富工作形式、工作内容,注重传承和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采香泾村文化的魅力,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

  文良

标签:党建;乡村;党员干部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