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7月18日至26日,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青春向党 法治护航”普法宣传队在苏州市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了一次普法行动与数学建模的交融之旅。
普法宣传队成员首先来到苏州法治建设展示体验馆参观学习。从中国法律制度演变到当今数字化技术在法律领域中的应用,实践团成员充分感受到法治的魅力以及法治精神在苏州的生动实践。此外,实践团队精心设计问卷,广泛调研了学生和退休人员等不同群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为后续实践提供了准确数据。
(图为实践团在苏州法治建设展示体验馆参观学习)
在江苏政纬律师事务所,实践团认真聆听了董昊律师进行的法律知识讲座,董律师以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网购等方面的生动案例作为切入点,谈到了相关法律问题及法律规定,并着重强调了“帮信罪”的常见情形及量刑规定,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尊法、学法、用法,做一名风清气正的好青年。随后举行“数学建模在普法教育中的应用”专题研讨活动。在研讨中,唐婷婷律师认为数学学科在法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法学研究中经常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数学建模为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通过数学方法,可以将法学研究中的定性问题转化为定量问题,进行更加精确和深入的分析,揭示法律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陈献洲律师结合自身的业务经历,谈到了拥有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行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交叉学科、跨领域合作渐成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学们不仅需要具备某些领域的专业能力,同时需要具备快速适应变化和跨界整合的能力,并能将这些知识和能力灵活应用于复杂工作环境中。
(图为江苏政纬律师事务所董昊律师进行法律知识讲座)
(图为研讨活动现场)
实践团成员闫绪铭向律师们展示了不同群体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法律知识获取来源以及维权意识强弱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数据模型图,他认为通过数据分析的形式,可以对法律普及程度、大众法律水平、薄弱法律知识类型等有一个较为明晰地掌握,对于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法律普及工作的展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为实践团成员闫绪铭展示数据模型图)
实践团来到地铁口和商场,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法律宣传,以“走出去,送上门”的方式实现“精准普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化解心中疑虑,解答相关问题,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法治意识,获得了一致好评。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普法宣传)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未来,实践团将继续培养跨学科思维,打破专业壁垒,将专业所学投入普法宣传中,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合影)
通讯员:吴静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