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警格”调解驿站 打造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枢纽站”
2021-04-14 18:35:00  作者:孙渺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您好,我们是‘邻安坊’调解驿站调解员,是你们反映有纠纷需要调解的吗?具体情况可以和我们说一下吗?”在苏州姑苏区金阊街道夏莲网格,像这样调解员“随警作战”一同参与现场调解的场景并不少见。

  2019年10月,姑苏区金阊街道夏莲区域网格“邻安坊”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驿站挂牌成立,通过“网格+警格”双网融合,推动矛盾纠纷“一线”化解。据悉,调解驿站成立一年半以来,逐步形成了“社会治理网格+公安非警务类纠纷处置+法院案件前置调解”工作法,截至目前,已受理纠纷432起,其中,网格员巡查化解纠纷苗头79起,110非警务类纠纷流转307起,12345热线6起,当事人申报5起,非诉分流35起,纠纷调处率达到95%以上。

  “网格调解驿站,是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枢纽站。”据金阊街道司法所所长罗悦生介绍,调解驿站积极打通纠纷排查路径,目前,网格内发生纠纷可通过网格员上报、当事人申报、110非警务类纠纷流转、12345热线分派、非诉讼服务中心分流“五个路径”转入“邻安坊”调解驿站处置。在纠纷调解过程中遵循第一时间排查、介入、处置和研判“四个第一”,使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在纠纷排查“五个路径”中,针对110非警务类流转纠纷,调解驿站首创“随警作战”模式,由网格调解员跟随出警民警现场调解,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调解驿站除配备网格员、随警作战调解员和“老娘舅”调解员之外,还对接法官、援助律师、公证员等“外援”力量,进一步增强纠纷化解能力。

  此外,调解驿站在纠纷多元化解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前置调解”“不见面调解”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2020年5月,驿站通过“视频+微信”成功调解一起涉及金额6万余元的买卖合同纠纷。双方当事人因货款纠纷诉至法院,但其中一方当事人身在安徽,如来苏调解,须按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隔离等措施,会影响当事人复工,故通过“江苏微解纷”申请线上调解。调解员迅速联系双方当事人及委托律师,组建微信调解群开展线上调解,最终双方当事人于线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通过支付宝当场履行协议金额,原告当即同意撤诉,全程“不见面、无接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邻安坊”一站式调解驿站的建立,有效纾解了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难点、痛点问题,通过整合各方力量,实现纠纷化解队伍复合聚集、信息交叉共享、力量梯次有序;通过优化体系、细化分工,提升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效率;依托“对口”“专家”的优势,做好调解前情绪安抚、警示教育,调解中多方参与、融情融法,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初调成功率,降低了矛盾反复、纠纷升级的发生率。孙渺

标签:调解;驿站;网格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