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遇到可回收垃圾桶被塞满其他垃圾的情况怎么办?”“小区内的可回收垃圾分类箱还在正常使用吗?”“垃圾分类开始后,小区的环境卫生是否得到改善提升?”近日,在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东大街12号小区内就有这样的一个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回收箱,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回收箱并没有发挥分类回收垃圾的作用,而是被其他垃圾充斥着,成了乱扔垃圾的另类堆放点。在东大街社区,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原来的垃圾堆放点,撤销后也成为了一些居民堆放垃圾的据点,烟头收集器也被人塞满了其他垃圾。当每一项的便民措施落地后,怎样让它发挥应有的效用,一直是困扰社区解决问题的难点。
针对垃圾分类后出现的种种问题,东大街社区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出现的问题向居民征求意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张贴提示单、召开居民座谈会、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同时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活动。最近,东大街社区又增加了“小喇叭”喊话居民,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在每日网格巡逻队中,都用“小喇叭”提醒居民垃圾不要随地堆放,按规定时间放入垃圾分类亭,通过反复的宣传动员,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环保意识。从今年6月份开始,东大街社区推出了垃圾分类计分卡,鼓励居民按时分类扔垃圾,每次按时并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居民可以得到一个印章,集齐30个印章可以兑换小奖品,大大提升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经过4个月的激励制度,大部分居民能够做到按时分类扔垃圾。当垃圾分类后出现垃圾胡乱堆放、分类回收箱塞满其他垃圾、烟头收集器被塑料袋填埋,柔性手段得不到有效解决时,联合执法将确保垃圾分类的顺利执行。沧浪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不定期进行执法检查,针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做出处罚,确保垃圾分类工作顺利运行。
针对居民提出的垃圾分类点不够,有的居民距离分类点太远的问题,东大街社区进行讨论选址,将增设一个垃圾分类亭,解决部分居民倒垃圾太远的问题,并在垃圾分类亭里加装洗手台等设备,方便居民倒完垃圾后进行清洁,确保垃圾亭干净卫生。
许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