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养蚕里社区地处古城区东南,辖区人口密度大、老龄化程度高,养老服务需求突出、压力较大。
自养蚕里社区助餐点恢复独居老人助餐服务半年以来,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小小助餐点,从一开始的不足5人逐渐增至近20人,还不断有老人前来咨询希望加入。
之前就餐的老人感觉助餐点服务单一、环境较差等,所以就餐人数较少。社区“养老顾问”吴晴了解情况后,联合社工搬走了长期堆放在助餐点的大量废旧物资,并进行了彻底的清扫和消毒,贴上写有每周菜谱、就餐老人照片和联系信息的公示牌。在日常服务中,还结合老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根据需求及时调整菜品。遇上传统节日,助餐点还坚持开展深受老人喜爱的民俗活动。日前,社区“养老顾问”周军在网格走访时,发现家住养蚕里新村47幢的何老伯有“夜间照护”的需求。何老伯是一位90多岁的空巢老人,自身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白天还能勉强自理,但是一到晚上常常咳醒,老伴又于近期查出旧疾复发,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现在急需一名夜间陪护人员照料老两口。
周军随即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平台,为何老伯介绍沧浪街道“颐家乐园夜相伴——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体验服务援助计划”。该计划是根据辖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夜间时段将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成为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的床位。据了解,养蚕里社区“养老顾问”服务内容主要涵盖主动服务类、平台服务类、社会支持类等三大类6项,“夜间照护”只是其中的一项。周军表示:“目前来咨询养老服务的老人主要是问渠道,可以联系到具体负责人和具体地址,‘养老顾问’就是体现资源对接的功能,帮助居民找到需要的信息。”
下一步,沧浪街道养蚕里社区将紧扣服务中心建设契机,加快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以及老年公寓,社区日照,助餐点载体嵌入服务区域老人,通过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运作方式嵌入,打造“养老服务特色街区”,做实做细“家门口”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邵颖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