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上午8:55,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下称“致远初中”)八年级的一位同学在教室突然晕厥倒地,情况十分危急。
保健教师徐庆红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后火速赶到现场,她准确判断学生无呼吸、无心跳,立即采取了心肺复苏,同时请求拨打120和拿取校内AED,两位同学在2分钟内接力取来AED。徐庆红采取了2次除颤措施,从8:57开始急救至9:07救护车抵达,她以精准的急救措施为抢救生命赢得了黄金时间。
随后,急救车将学生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该学生已康复出院。事后据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表示:及时的心肺复苏操作和AED的使用为挽救学生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此次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折射出致远初中应急预案的迅速响应能力和保健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其他中小学建设平安校园提供了有益借鉴。
1月16日,建邺区教育局对徐庆红进行表彰(因徐庆红已回老家,由校长孙念军代为领奖)。
其实,面对诸如此类的校园突发安全事件,能够及时处理以至化险为夷的,致远初中并非个例。仅2024年,建邺区就发生过多起教师成功施救学生的案例:1月23日,南外青奥村小学一名四年级学生因吞食羊肉,造成异物梗阻,引起窒息,该校体育老师吴昱含采取海姆立克法,施救成功;11月21日,金陵中学附属小学一名一年级学生异物梗阻,校医徐南征现场抢救成功;11月26日,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本部一名五年级学生在进餐后突发异物梗阻,检查后发现为不完全气道梗阻,经校医王政抢救后脱离危险……这些危急时刻的成功施救,离不开建邺区平时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早在2023年,建邺区便启动了中小学校“百千万”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暨急救课程进校园活动。
预计三年内,在全区教育系统组建一支20人以上的高素质、专业化的讲师团队,培育一批星级骨干培训师资;实现全区每所中小学校均有1名应急救护师资,规模较大的学校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总计约50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全部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其中完成培训后持证人员3000人以上。
同时,三年组织不少于300场应急救护普及宣传培训,帮助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了解与学龄段相适应的救护知识。
据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对小学阶段的学生,重点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树立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的理念;进入初中阶段,即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救护技能,锻炼自救互救和自我保护能力;高中阶段,重点培训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溺水、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自救互救的基本要领和方法,使他们具备在踩踏事故、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自我保护和逃生技能,提高应变能力。
2024年,区教育局联合区红十字会,已在约100所中小学、幼儿园(含辖区内市直属学校)开展了近百场师生应急救护培训,完成教职工CPR(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持证培训5010人、初级救护员持证培训260人,救护员持证培训169人,高一新生CPR+AED持证培训4467人,学生普及培训15000人左右。
除了应急救护知识,急救设备也很重要。据了解,目前建邺区所有中小学已全部配置AED和安妮等相关应急救护以及培训器械,并实现全区中小学建立红十字基层组织率达100%。
校园安全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事关每一位师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松懈和麻痹。
下一步,建邺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学校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重点建设好校医(保健教师)队伍、校内安保队伍、学校卫生管理队伍、校园应急管理队伍等。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长期管理策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构建学校安全长期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