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绿色“新”未来的新东善桥变电站
2024-10-14 15:3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秦清 朱清华 丁超  
1
听新闻

  10月14日,新东善桥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以下简称“新东善桥站”)开展竣工预验收。该变电站位于1993年建成的东善桥500千伏变电站(以下简称“老东善桥站”)东侧,后者主供南京主城核心区域负荷。

  如今,新、老站即将并列运行,新东善桥变电站项目通过应用节能低碳技术,优化设计和施工工艺,展现出低能耗与绿色化的显著优势,将逐步替代已稳定运行30年的老东善桥变电站,成为南京南部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建设的新的城市枢纽变电站,积极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据国网江苏电力工程咨询公司工程业主项目经理程蒙介绍,此工程是国内首个500千伏“异地新建”变电站新建工程,对老站改造工程进行了创新探索,制定出最大限度降低对现有电网安全运行影响的新型方案。同时,本工程为国内罕见500千伏“一址两站”,远景规模超大的变电站(远景9台主变)。

  “我们在绿色设计上因地制宜,力求做到最优。”程蒙自豪地向记者展示变电站的绿化成果。项目中选用了碳排放固集能力最强的结缕草和果岭草,提升绿地的固碳能力。据悉,结缕草相较其他草种可提升60%的碳汇量,全站绿化面积达5.3公顷(约79.5亩)。“新东善桥站每年可固集二氧化碳约50吨,相比传统绿化多出约18吨的固碳量,大大提升了生物固碳能力,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程蒙表示。

  “我们始终秉持‘应绿尽绿’的建造理念。”施工现场,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李存奎坚定地告诉记者。“我们将建设375.84kWp的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可达46.06万度,预计将减少401.56吨CO2排放,节约标准煤160.28吨。”李存奎提到,新东善桥站建设中还引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沿道路边布置的下凹式绿地实现了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与净化,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在通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周边环境,新东善桥站的平面布局进行了优化。针对本工程规模及出线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主要设备区域对称布置,形成“一址两站”的格局,整体布局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清晰明确,达到节能节地的效果。220千伏线路全部采用电缆出线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线路占地和占空面积。

  “我们所有建筑物均达到《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的节能要求。”工程项目安全总监许宏金强调。在满足电气总布置的前提下,站内建筑物以南北朝向为主,减少不规则凹凸,降低建筑冷负荷。为此,在空调建筑物外立面铺贴了一体化装饰板,并在屋面防水层下铺设了泡沫玻璃保温板等,切实减少建筑的热损失和空调负荷。同时,在确保基本要求和工艺标准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建筑物外门窗洞口的面积,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升保温性能。

  通过绿色智慧的设计与建设,新东善桥500千伏变电站不仅为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能在保障南京主城核心区域负荷可靠供电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南京经济社会发展。

  (秦清 朱清华 丁超)

标签:变电站;核心区域;南京
责编:钱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