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梅绽金陵,礼赞百年”,5月8日,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在南京开幕了,5月8日至21日,14个剧种的17位演员将在南京角逐梅花奖,这是南京首次承办国内最高水平的戏剧评奖活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梅花奖竞演既是奉献给南京市民的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更是戏剧家奉献给党的一份厚礼。
5月11日上午,楚剧《万里茶道》竞演演员线下活动在江宁织造博物馆梅花戏剧角举行,主演余维刚与观众见面。
“万里茶道”作为19世纪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国际古商道,其沿线的历史遗存丰富,具有极深的文化价值。这部剧以行走于商道上的汉口商人为原型,讲述了一对茶商的爱情传奇故事。一片“东方树叶”,历经风雨沧桑,由中国走向世界,唤醒历史记忆,延续昔日辉煌。今天,古老的“万里茶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正再焕新机、再现芳华。楚剧《万里茶道》是“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由武汉楚剧院创作的大型原创楚剧。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有1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见面会上,竞演演员余维刚畅谈了楚剧的艺术特色及创作《万里茶道》的时代背景和表演体会。余维刚是武汉楚剧院新生代演员,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著名楚剧表演艺术家荣明祥。活动现场,余维刚演绎了《万里茶道》选段并邀请现场南京艺术学院昆舞专业的学生互动交流。
《万里茶道》讴歌了“一带一路”建设,再现了万里茶道商贸辉煌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国茶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与茶叶几乎有着同等重要影响的丝绸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另一种重要商品。当天活动的举办地江宁织造博物馆是清初江宁织造所在地,江宁织造便是专门督办高档丝织绸缎的官办机构,曾经对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南京云锦作为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与楚剧同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此机缘,主创们走进曾影响丝绸之路、反映云锦技艺文化的“江宁织造府”更具深刻意义,正如“一带一路”倡议,在寻求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新格局中,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化被时代赋予新的使命。在这条熔铸古今的大路上,文艺工作者用新颖的文艺作品和创新的交流合作手段更好地充当推动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
江宁织造博物馆也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出生地。《红楼梦》中亦有大量茶文化的描写,篇幅广博、细节精微、蕴意深远。因此,主办方特意创新了见面会形式,增加品茶环节,余维刚在茶香中分享了楚剧《万里茶道》中的两段品茶故事,并由此拓展,探讨了《红楼梦》中的茶文化。在《万里茶道》剧中,女主玲珑和男主叶天韬最后对坐品茗,以三盏寓意各不相同的茶为剧情画上了句号。见面会当天,主办方在活动最后也准备了“香茗三盏”,分别向楚剧、中华戏曲和中国茶文化致敬。
此次线下活动举办地与《万里茶道》不仅有丝路、品茶的联结点,江宁织造博物馆与戏曲也有着极深的渊源。清江宁织造曹寅精通昆曲,有昆曲家班,并创作过《续琵琶》等剧作;曹寅与有“南洪北孔”美誉的《长生殿》作者洪昇相交甚厚,曾邀洪昇至织造府,以其家班演出《长生殿》,《长生殿》由此重新走向辉煌;生于江宁织造府的曹雪芹耳濡目染,创作的《红楼梦》深受戏曲影响,书中有大量戏曲描写……而今,作为南京市首批“梅花戏剧角”之一,江宁织造博物馆大胆创新,砥砺前行,以“梅绽金陵 礼赞百年——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助力梅花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见面会后,余维刚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梅绽金陵 礼赞百年——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特展”,打卡了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戏曲文化攻略,对博物馆弘扬传承戏曲文化创新性探索和努力给予了高度赞赏。
梅花奖一场场的竞演演出及竞演演员系列活动,也将推动南京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梅花奖”系列活动必将成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契机和生动实践,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赋能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讯员 玄萱
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