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市建邺区城管局坚持学史力行,办实事解难题,在局系统内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根据深化渣土运输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在区内渣土运输领域,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坚持“到问题现场去”的工作方法。
4月12日,建邺城管专门派人前往区属五小工程公司上门调研,回来后立即梳理五小工程渣土运输审批要点,理顺“不见面审批”流程。4月15日,建邺区五小工程车渣土运输实现了不见面审批,从而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流程落地后区属五小工程车企业反映热烈,4月16日特地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以往,五小工程车企业办理渣土运输项目许可,要经过提供全套申请材料、现场勘验、GPS查验、视频验收,最后才能拿到“五小”工程临时准运证,前后至少需要跑3至4趟审批窗口,企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办理许可手续。对于一些急需清运的项目,繁琐的手续容易产生“不办证”等违规运输的问题。如今,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工作流程,依托钉钉客户端,全面实现五小工程车准运证的线上办理。
运输企业只需进入“建邺区五小车审批”群或扫描二维码,即可通过电脑、手机进入建邺区五小车的“OA审批”通道,按照具体运输需求,选择“清运”“回填”“续证”等不同审批入口,依据流程提示上传申请材料,城管部门会第一时间审核材料,并与企业预约时间现场勘验,在线上完成全套审批流程,真正做到审批过程不见面。同时,企业还可以在线上实时看到所有审批进度,每个节点的审批意见以钉钉信息形式自动发给申请企业。企业根据审批意见可以及时对需要修改的资料进行重新提交、对GPS掉线的车辆进行及时整改,节约申报时间成本。“线上审批”统一许可标准、公开审批过程、实时信息共享,在遵循审批规范、强化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形成更加科学的闭环管理流程。
“不见面”审批,是南京市建邺区城管局健全“先解决问题再说”工作机制的尝试,也是落实市区两级政府提出“推出一批为民、惠民、利民实招硬招”的具体举措。(胡玮、石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