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华入画,露凝成诗 ——记青年画家谢雯露印象
2025-09-12 09:5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蒯天  
1
听新闻

  谢雯露,一位热爱一切美丽事物的青年女画家,擅长以画笔将刹那的光影与情感凝固为永恒。对她来说,“美丽”并非外在的虚饰,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流露的气质与灵魂,她的作品清新雅致,注重意境与内涵的营造,注重由内而外的真诚表达,那种静谧悠远的感觉颇能触动人心,令人过目难忘。

  我与她的相识,颇有几分机缘。2023年,江苏省艺术培训促进会在南京召开理事会,地点设在协会副秘书长、南京江北新区文联副主席、江北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许磊的培训学校。会议结束后,许磊特意向我介绍了他们学校的一位青年教师——谢雯露。落落大方的女子,眉目如画、浅笑嫣嫣,举手投足间皆带着艺术气息,当时便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交谈中得知,她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主修设计。她的谈吐简洁干练,没有艺术圈里常见的浮华与“油气”,反倒多了一份清纯与质朴,这种坦率让我心生好感。也许是因为志趣相近,后来我们多次一同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关系越走越近。

  有一年,连云港市儿童文学学会计划设计一款对外宣传标识。第一时间,我就想到了她。简单说明需求,她便爽快答应。没过几天,就发来初稿,那一刻,我眼前一亮。她以连云港这座滨海城市为背景,将孩童的剪影与海水的灵动自然交织,色彩层次渐变轻盈细腻,仿佛一幅寓言画卷:孩子们遨游在浩瀚的知识海洋,天真与智慧交汇,灵性与大地相连。作品构思巧妙,表达精准,正中我意。最终,这款标识也赢得了同仁们的一致赞许。

  谢雯露对自己要求极高,从不满足于表面的修饰,而是重视内在的修养与积累。她喜欢徜徉在浩瀚书海中,广泛阅读历史、哲学、文学等著作,以不断拓展思想疆域。她也积极参与各类文化活动,让自己的视野与胸怀日益开阔。

  作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工作者,她始终保持着进取心:一边投入工作,一边坚持创作,还在积极为备考研究生做准备。她为人低调,从不以才情炫耀,只愿默默耕耘于艺术与生活的沃土。她深知,真正的艺术并非浮华张扬,而是沉潜与积累。

  记得有一次,她发来一幅新作,请我提出意见。坦白说,我略显犹豫,毕竟我非美术专业出身,虽偶尔写些评论,终究难称权威。但出于她对我的信任,我仍直言了心中所感。

  作品构思非常精妙,整体层次分明,意境深远。画面以近、中、远三层递进展开:近景是深沉厚重的林木,中景是一位孤独而坚定的行者背影,远景则是布达拉宫与雪山辉映的庄严景象。沉稳的灰色描绘林木,不仅塑造了自然的形态,更暗喻尘世纷扰与人生沉重;中景的人物背影步履不停却坚定,象征着探索与勇毅;远景中的布达拉宫巍然耸立,象征信仰与归宿,而雪山圣洁无尘,如同人类心中未被玷染的理想净土,寄托着对高尚与纯粹的无限向往。整幅画构建了一段从尘世到净土的心灵旅程。

  谢雯露以细腻的笔触勾勒自然的复杂与生命的微妙,将视觉的美感与哲思的深度融为一体,在继承传统绘画的精髓的同时,又敢于融入当代绘画观念与表现手法,让作品兼具思想深度与时代感。以东方美学为根基,却不拘泥于传统,在写实的框架中,谢雯露开辟出一条探索生命意义与自然法则的独特路径。未来,她不会只局限于一隅画布,她会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把自己的心血与灵性倾注在更广阔的天地。

  年轻就是资本,未来无限可期,谢雯露是个有梦想的年轻人,相信通过努力,有朝一日她必定能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留下属于她个人的独特印记。

标签:作品;艺术;新区
责编:张雅倩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