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荣|从学理上看姚建萍大师的苏绣艺术之美
2024-11-01 22:1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尚荣  
1
听新闻

  姚建萍老师是我的师长辈,早年跟随吴为山老师学习的时候,就有幸接触和见过姚老师,给人以如沐春风的感觉,永远的从容优雅。后来,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拜读过姚老师的巨幅历史题材作品,在南京大学美术馆的展厅观赏过姚老师的系列作品,还有幸几次带南大的一群学生去苏州古镇以及金鸡湖李公堤的姚建萍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和体验,每每都是赞叹、惊艳、感慨,经常挂在嘴上的是“太美了”“了不起”“真好看”“好喜欢”……今天受邀来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需要从学理上来谈姚老师的艺术创作,这促使我跳脱出来、沉潜下来,力图从自身的感受来体味和梳理对姚建萍苏绣艺术的几点理解。

  一、发现美、表达善、展现韵

  美韵溢针线,格调逸云霄。站在姚建萍老师的苏绣作品前,“美” 的感受扑面而来。其作品设色秀雅,格调高雅、意境典雅又气韵生动。

  《仕女蹴鞠图》中,仕女身姿婀娜,神情娇憨却难掩欢快,蹴鞠动作仿佛还不很熟练,娴静中不失灵动,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代园林。尤其那伸出画面的一支老干梅花,点点桃红,告诉我们春已来,莫负好时光……《吹箫引凤》同样精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凤凰的形象,羽色斑斓、身姿翻转,灵动而劲健,彰显了其神瑞的气格,还有《浔阳琵琶》,一派古意,特别是那江风吹动芦苇与人物奋立撑槁的呼应,仿佛秋日芦叶的哗哗声响正伴着江风送入耳畔,也能让人深深体会到那秋凉之意与离别之情。

  《荷露娇欲语》《清荷素心》《荷光掠影系列》,有的是一荷独秀,有的是荷风四面,有的是万荷同奏,都恰如其分的表现了荷的幽怜、独芳、摇曳、盛放乃至零落的情境,传达出的也是相应的审美意境。

  这些都是从传统绘画艺术作品,从自然物象风景中去发现美,更从古人诗意境和文人情怀中去体味美,再加以对画面整体的把握、格调的掌控,才能得以表现的如此温雅妥帖、赏心悦目的同时又能引发共情,从而深入人心,触动心灵。

  更可贵的是这些被发现的美的元素,化为美的形式,还能应用于人民日常生活中,传承延续美,创造新的美,这一点可谓意义重大。

  二、用真心、用真情、传递爱

  针下凝真意,绣绘世间情。姚建萍老师的苏绣,还贵在一个 “真” 字,真心、真情、真意。这从其取材的动物系列、家庭系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关注生活本真,遵从内心柔软、赞美人心人性的,要用针线绣出人间真情,表达对生命与自然的敬意。

  看《螳螂猫》《三猫图》《小天鹅》《明眸》等所表现的动物,毛发根根分明,似要跃出绣布。咋一看,惊叹作品本身绣得如此活灵活现,再一看,我们看到的绣的已经不是猫,是人,是孩童,看着猫,想起的是生活中见过的孩童,表现的是他们那可爱的慵懒、本真的美好以及对世界的新奇。

  《鱼嬉(金鱼嬉戏—浅)》中,鱼儿在水中畅游,身姿轻盈,摇曳摆动,尽显自然之趣。但是,透过澄澈的水,我们看到的是对岁月静好的体解。再看《猕猴》《藏羚羊》等作品,作者是要以针代笔,通过画面带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生灵的神奇与美妙,崇高而伟大。还有《良骏佳朋》《老虎》等,我们这里也不是看到动物的俊逸和威猛,看到的是亲情、温情、爱情,马的呢喃轻语,志同道合,虎收起霸气,尽显母性的温柔敦厚……这些都能触动我们心灵的柔软,唤起美好的情感。

  同样,为致敬罗中立《父亲》而创作的苏绣版的《父亲》,同样是在颂扬亲情的伟大,用自己的形式来致敬这种伟大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姚建萍老师所绣的西班牙王室《其乐融融》也未正面表现皇家的气派和威严,而是将皇室成员回归到人,回归到家庭,赞颂他们的家庭亲情的难能可贵,姚老师以针代笔,将亲情凝聚其中,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个体的质感。这些都是作者用真心去感受世间万事万物,用真情去倾注创作构思,旨在表现自身所理解、倡导、推崇并呼吁的人心人性、至情至爱。

  三、家国心、民族情、世界缘

  接着上面的感受,我的体会是,姚建萍老师的苏绣艺术,不仅有自然之真,人性之善,更具家国之情。其作品肩负着主题性创作的责任,非遗文化传播的重任和用刺绣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

  《蒙娜丽莎》通过演绎西方经典,探寻中外文化对话,荣获大奖,名至实归,兼具着里程碑的意义。《英国女王》这幅作品,在表现皇室的威严尊贵的同时,也表现了女王的温和慈爱的一面,这些作品既展示了苏绣的高超技艺,通过中国符号的形式进行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多人了解苏绣的魅力。同时也在一针一线、一丝一缕中承载和饱含了中国人注重情感,尊重人性的美好传统,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

  《世纪和平——百鸽图》极具寓意,白鸽展翅翱翔象征和平与希望。姚老师精湛绣技将白鸽刻画得入木三分,与国花牡丹相映成趣,设色明亮和谐,给人温暖祥和之感,体现苏绣表达美好寓意的优势。《和谐——百年奥运中华圆梦》以逶迤盘旋的长城、端庄挺拔的天坛以及巍峨的群山、连绵的云海和腾飞的白鸽,与远处希腊的雅典神庙遥相呼应,和谐的共融于一个整体画面。优美含蓄的表达了中国人奥运梦圆的兴奋和自豪!

  在直接讴歌祖国山河的作品《锦绣河山》《启航》中,作者就情难自已了,笔走龙蛇,将一针一线化作浓烈情感的表达,画面中黄河的瀑布、大海的浪花,奔涌、激荡、回旋、升腾,共同奏响一曲对祖国的赞歌。《江山如此多娇》更是将苏绣之美发挥到极致。它以宏大视角展现祖国壮丽山河,山川、河流、云雾、树木等元素千姿百态。设色或浓烈或淡雅,交织出雄浑秀雅视觉效果,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歌,彰显姚老师对苏绣表现主题性创作的掌控能力。

  《丝绸之路-满载而归》《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等系列作品,聚焦承载千年文脉的丝绸之路,以苏绣再现其繁荣景象、商队行迹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整体画面恢弘,色调沉郁,富有历史感,既让我们回到历史,也通过苏绣形式展示了中国自古以来一以贯之的开放包容与友好愿景。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苏绣无疑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窗口。姚老师以苏绣为媒介,积极投身中外文化交流,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及当代精神风貌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这在当下,无疑是极具意义的。

  姚建萍老师的苏绣艺术,以 “真、善、美” 为基石,构筑起一个如梦如幻、魅力无穷的艺术殿堂。她以手中的针线,绣出自然之真、人间之善、艺术之美,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相信经由此番艺术展,会有更多人领略并钟情于苏绣艺术。

  愿姚建萍老师在苏绣艺术之路上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推陈出新,为我们呈现更多的精彩之作。

  (作者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是作者于2024年10月30日在“无远弗届——姚建萍苏绣艺术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标签:老师;苏绣;苏绣艺术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