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剑:江南文化中的柔性与刚性
以常州文化为例
2020-09-27 19:55:00  作者:纪玲妹  
1
听新闻

水与剑:江南文化中的柔性与刚性

以常州文化为例

□ 纪玲妹

编者按:

常州为历史上的中吴,是典型的江南文化地区。常州文化中物质文化层面的衣食住行与水关系密切,心态文化层面也有水文化的特色。同时作为江南文化的常州文化也有刚性的一面,历史上多刚直不屈之士。两种文化的融合体现为外柔内刚,亦柔亦刚。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江南一直是许多人心中的诗意所在,特色文化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灵魂与生命力,也是江南地域文化的竞争力,特色文化是区别于其他区域文化所显现的独特风格。江南文化、江南人的性格有何特色呢?江南文化是多元的:柔性与刚性、诗性与务实、包容与创新。

水:江南文化中的柔性

常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中心地带,属中吴,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是典型的江南。吴文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水文化,常州无论是物质文化层,还是心态文化层,或精神文化层,无不体现吴文化的“水性”。

常州的衣食住行与水关系密切。常州北枕长江,南临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区域内河网密布,气候温润,降水充沛,是典型的水乡泽国。常州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自晋太康年间,常州建内子城,修护城河开始,到后来建外子城、罗城、新城,常州城市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水系的外延与拓展。经过西晋至明初一千余年的建设,常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四城四河”,城中有河,城河相依。与此相关,常州文化中衣食住行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水的特性。饮食上有“饭稻羹鱼”的传统,与稻作文化、鱼文化密切相关,自古有“苏常熟,天下足”的美称。服饰上离不开蚕桑丝绸。民居以“小桥流水人家”为特色。诗人钱绅的《舟泊常州》一诗,可反映常州水乡的特点:“舟到毗陵日已昏,维舟柳下宿西门。几家烟火桥边市,一曲渔歌郭外村。远树依微寒鸟集,古城寥落暮云屯。相亲喜有同袍客,吟得新诗可细论。”著名诗人赵翼在他的诗作《阳湖晚归》中,饱含深情地描绘了家乡美景:“布帆轻漾晚风微,回首阳山正落晖。鹭点碧天飞白字,树披红叶赐绯衣。诗情澄水空无滓,心事闲云淡不飞。最喜渔歌声欸乃,扣舷一路送人归。”这些诗作都反映常州地形地貌上水文化的特点。

古代常州交通上也有水文化“以船为车”的特点。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舟、最早的橹,都在常州。最早的独木舟出土于淹城。淹城位于常州武进区西南,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春秋时期的地面城池遗址。淹城有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组成。这种三城、三河的格局,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实属少见。

今天的常州,稻作文化依然没有改变,鱼虾菱藕等水产品也很丰富。运河常州段南迁,新运河已建成,不仅承载航运的功能,也成为新的生态景观线。原来穿城而过的老运河变成了观赏河,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纵横的市河水也越来越清澈。

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层面外,在心态文化层,常州地域文化也处处彰显了水文化的特性。水文化是智者文化,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老子也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是灵动的,具有聪颖灵慧的特性;水“善下”“不争”,有谦逊好礼的特性,水还有融通等特点。水养育着常州的文化,也养育着常州的精神。在心态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常州地域文化中的水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谦逊、礼让的特性。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吴公子季札被封于延陵,至今已有2500多年。常州的人文渊源,可追溯到吴公子季札。季札为吴王寿梦第四子,有贤德与治国之才,寿梦想传国于季札,季札不受,而耕于野。王位兄弟相传,再次传位于季札时,季札又不受,被封于延陵,后称“延陵季子”。季子三让王位,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段佳话,《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记》《越绝书》《吴越春秋》《史记》都有关于季札的记载。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中有感而发:“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勾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常州有多处与季札有关的古迹,如延陵季子庙、季子祠、季子亭等,据传季子墓前立有一块十字碑,碑上刻有孔子所书的“乌乎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季札的精神在常州一直受到特殊的尊重。克逊、谦让的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了常州的人文精神。

常州在历史上有重人格的传统,更以“礼让名区”自豪,明代毛宪撰有《毗陵人品记》,清代欧阳东风撰有《晋陵先贤传》,对毗陵(今常州)历史上品德高尚之人进行了专门记载。澄江夏树芳在《增修毗陵人品记序》中说:“夫士以品贵,道德、功业、文章皆品也。生而鹿鹿无关名教,则无所贵品矣。毗陵自吴泰伯、季子而下,号为礼让名区,其间忠孝廉节,秀世迈俗,更仆未易数。”作为“礼让名区”的常州,谦让、守礼是这个城市传承的主要精神之一。常州历史上记载有许多这样的名士。这种重人格修养,谦让,看淡功名利禄的品性,是这一城市区域文化中礼让精神的很好体现。

在清代常州的文学领域也体现了地域文化中谦逊的精神。如阳湖文派、毗陵诗派,都非有意立派,而是创作成绩能够“拔戟自成一队”,为世人所推崇而形成的流派。乾隆年间,洪亮吉、黄仲则、孙星衍名满天下,“毗陵七子”之名逐渐形成,但他们自己却不以“七子”自称,虽然洪亮吉在给徐书受的诗中谦虚地说“七子才名虚拟议”,但“七子”之称依然名满天下。

二是融通的特性。融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融合,包容,兼容并蓄,二是“通”,贯通、通达,不拘于一隅。

常州文化的源头之一季札,当时是一个“文化使者”,“季札观乐”体现出他政治、文学、音乐、民俗等多方面的融合与贯通,开启了融通精神的源头。齐梁萧氏一族开创了常州文化的新局面,带来了南北文化的交融,以及儒学、佛学、道学,文学、史学、绘画等多种学术与艺术的贯通。唐宋时期,常州文化也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如唐朝的李栖筠、独孤及先后出任常州刺史,将中原文化带到常州,与常州本土文化融合。李栖筠创建了常州第一所府学,为常州培养人才。独孤及提倡古文,最后终老常州,其文集名为《毗陵集》。

在今文经学的开山鼻祖庄存与身上,就体现了融通的特点。庄存与虽然开创了今文经学,却不绝对排斥古文经学。他不仅写了今文经学的开创之作《春秋正辞》,还写了《周官记》《周官说》《毛诗说》等关于古文经传之书,所以李兆洛评价说:“宗伯公经术渊茂,诸经皆有撰述,深造自得,不分别汉宋,必融通圣奥,归诸至当。”洪亮吉是著名的汉学家,其《春秋左传诂》至今很有影响,但他也意识到学问不能拘于一隅,他在《与钱季木论友书》中说:“学问之友,必先器识,拘于一隅,难于高论。”

其次表现在文学上。阳湖文派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经学、诗歌、骈文等的影响,不难感受到融通精神的渗透力。考察毗陵诗派,也不难看出这种融通精神的影响。清代中叶的诗坛,流派纷呈,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等,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宗唐、宗宋之争也达到高潮。毗陵诗派在众多诗学思潮中,对各派能取其长,去其短,不被某一派左右。如反对翁方纲以学问入诗、以考据入诗,但又肯定学识、学问的重要性;既认为袁枚诗“失之淫艳”,又赞同他诗写性情的观点。毗陵诗派正是在融合各派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常州的融通精神,还表现在常州的文人大多博学多才。在唐顺之身上,就表现出了文学、经学、史学、数学、天文、地理、音乐、军事等多个领域的融通,且在各个领域均有出色的成就。唐顺之曾几次被贬官,蛰居家乡钻研学问十多年,掌握多门实学,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二《荆川集》评曰:“学问渊博,留心经济,自天文、地理、乐律、兵法以至勾股、壬奇之术,无不精研,深欲以功名见于世。”

清代毗陵诗人大多博学多才。清初“毗陵四家”之一董以宁有“才子”之称,于历象、舆地、乐律均有专精,尤其致力于《经》《易》,多有成就。他的文集中也收录了大量学术文章,开启了清人把学术论文收入文集的先例。陈玉璂少有大志,于天文、地理、兵刑、礼乐、河渠、赋役等,莫不精通,撰史论数百卷。邹祗谟、邵长蘅等博学多才,精通多门实学。

近百年来,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在常州文化的熏陶下,这片热土上,“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脱颖而出,“七君子”中李公朴、史良,以及盛宣怀、刘国钧、赵元任、吕思勉等精英,成为近现代常州的骄傲。融通的特点,在今天的常州,表现为重学习、善吸纳,广泛交流、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

融通的特性,也是水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水最具有包容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事善能”,能够根据环境的差异而有效地发挥效能,具有灵活、融通的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此,《管子·水地篇》有深刻的认识:“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认为水不仅孕育了生命万物,也是产生美与丑、贤良与不肖、愚蠢与俊秀的基础条件,即人的形貌、性格、品德、习俗等都与水土密切相关。常州的水,养育了常州的人,凝练了常州的精神。

总之,谦逊礼让、融通、重诚信等是常州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这是常州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影响下形成的,这些特色也是水文化的特性,在今天,常州文化中的“水性”依然润泽着常州人,将常州文化中的优良品质进一步发扬光大。

剑:江南文化中的刚性

江南文化的基础是先秦的吴越文化,“断发文身”,尚武好斗。先秦时,最好的兵器在江南,如干将、莫邪,具有高超的铸剑技艺。江南的兵器还有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在众多诗词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经过几次南北文化融合,江南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由尚武向崇文转变,但江南文化中尚武的基因并没有消亡,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就会爆发出来。

满清入关之后的情形,最能说明江南文化的刚性,江南人勇于抗争的血性。清军所到之处,强制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唯有江南许多士绅“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清军入关之后,所向披靡,然而到了江南,却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扬州、江阴、昆山、嘉定等地,军民誓死守城。尤其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表现了江南人决不屈服的血性。江阴典史阎应元,带领军民激战81日,城内城外死近17万人,无一人投降。全城仅存活53人,非常惨烈。

常州府处于吴文化的中心区域,属中吴,风气却以硬朗著称,被称之为“东南邹鲁”。曾任清代常州知府的欧阳东风有感于该郡之风烈,选择了自延陵季子以下至明朝共69人,“大者惇伦砥节,翼圣阐真,次亦披鳞犯颜,偏介独行之士”,编写了《晋陵先贤传》。常州人性格中也有刚强的一面,常州历史上有许多率直刚烈之士,不肯趋炎附势、委曲求全,最后舍弃官位甚至性命。行刺吴王僚的刺客专诸,就是常州金坛人。宋朝胡宿,在朝直言相谏,不畏权势,坚持原则,慷慨有大节,不以个人进退为意。邹浩,为人忠鲠修洁,出言狂妄,三谏立刘后事,被削官,蔡京用事,素忌先生。胡珵,面对北方金兵入侵,抗疏极言不可和,是主战派,敢于忤秦桧。

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是常州府(时无锡县属常州府)人。东林党与常州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无锡东林书院原是南宋杨时讲学的书院。杨时,号龟山,是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大弟子,57岁时曾寓居常州,来往毗陵、梁溪之间,76岁才离别常州,回到他的家乡福建,所以常州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罢官回到家乡的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倡议捐资修复南宋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得到常州知府欧阳东风的大力帮助。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无锡人,曾从学于常州学者薛应旂,无疑受到薛应旂学术思想的影响。薛应旂与唐顺之是好友,共同倡导实学,关注国事,主张研经以济世,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艾尔曼曾说:“唐顺之与薛应旂(1500—1573)对常州文士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他们还是无锡县东林领袖们的导师。”他们作为当时相当有影响力的学者,对东林党人有着不小的影响。顾宪成与唐、薛两家关系密切,常州府志中唐瑶、唐顺之两人的传记是顾宪成撰写的。东林的核心人物中有许多是常州武进人。如曾主讲东林书院的钱一本、薛应旂的孙子薛敷教、唐顺之子唐鹤徵、唐顺之的外甥孙慎行等,同时被罢黜迫害的常州籍东林人士还有钱春(钱一本之子)、张玮、陆大受、郑鄤等。

在常州也发生过勇敢反抗阉党、保护东林人士的事件。缇骑到常州逮捕李应昇时,士民聚观喊冤者达数万人之多。中有披长发勇士十人,各挟短棍,大呼:“杀魏忠贤校尉。”群众呼号而上,时有一位年仅十余岁的卖甘蔗少年,抚髀大骂道:“我恨极,杀我江南无数好人。”拉住一位肥胖的校尉,举起蔗刀割下校尉一片肉,掷于街前的狗吃。“毗陵六逸”之一的董大伦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诗歌《卖蔗童子歌》,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卖蔗童子的勇敢形象,描写了常州市民反抗阉党、保护东林人士的情景。

清代常州名士邵长蘅在《毗陵县志小序·人物志序》中不无骄傲地说:“毗陵为泰伯端委之墟,而季札型之以礼让,风气渐开矣。又历千有余年,至宋而人才之生号称极盛,而明足埒之。后先炳烺史册者,上之扶名教而植纲常,次亦狷介自守,不苟附和。立朝则犯颜敢谏,励矫亢之节,不幸遭离变故则伏节捐躯,摩顶不悔。下至闾巷匹夫,皆知义之足荣而生之可轻也。明高攀龙有言,天下有事,则毗陵人必有……虽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乡哲之流风遗烈,更千百世犹有感慕而兴起者。”从这段文字中可知,常州历史上多犯颜敢谏,伏节捐躯,摩顶不悔之士,他们重道义超过重生命。

在“毗陵七子”中,个个都是狂狷耿直之士。洪亮吉犯颜直谏,几近丧命,真狂士之典型。出于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危机意识,他冒死写下近六千言的《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最后远戍新疆伊犁。孙星衍也是位特立独行之士。“大学士和珅知星衍名,欲令屈节一见,星衍不往。”在乾隆朝和珅弄权时,多少人为仕途畅通而趋炎附势,却还有一批以孙星衍、洪亮吉为首的常州士人,决不屈从权势,表示出少有的戆劲,也体现了极强的气节和风骨,士人们给京城中人数最多的常州士子起了一个“戆翰林”的雅号,极其形象。刘禺生在其《世载堂杂忆》中《和珅当国时之戆翰林》这样记载:“乾隆朝和珅用事,常州诸老辈在京者,相戒不与和珅往来。北京呼常州人为戆物,孙渊如、洪稚存其领袖也。”常州历史上的这些人和事,充分说明江南人也是刚强的、是有血性的。

江南文化中,既有柔性又有刚性,两者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江南人的两种性格是怎样融合的呢?他们有的人外柔内刚,一般情况下是内敛的,但被事触动则一发不可回。据《毗陵人品记》记载:“胡宿,字武平,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守道自信,不以进退为意。临事重慎不辄发,发亦不可回。”清代常州名士钱维乔,字季木,号竹初。何以自号“竹初”,他有一篇《竹初说》以论之:“夫竹性直,直以立身;竹性虚,虚以体道;竹贞节,贞以植志。故其为物也,非草非木,不柔不刚。”这也说明了江南人性格的特点,江南人大多数时候是柔性的、温和的,大多数人外表是柔和的,但江南人讲道义、讲原则,当有人有事触犯到他的原则底线时,他内心刚性的一面便表现出来,会进行宁死不屈的抗争。他们像竹子一样,刚柔相济,不柔不刚,亦柔亦刚,时柔时刚。

纪玲妹,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河海大学地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地域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常州市唐荆川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著作5本,发表论文40多篇。研究成果多次获江苏省、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获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佳”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师德模范、河海大学优秀主讲教师等。

标签:常州;江南;文化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