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波:高铁携春联,将美好祝福捎向远方
“全国联界高手如云,在成千上万的作品中,我的这副拙联没有被遗漏或淹没,既要感谢评委青眼,也要感谢每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常言道:‘文无第一。’我看了公示的其他作品,佳联颇多,可谓是珠玑满眼,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我能获奖,实属侥幸。”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征联活动特等奖获得者王纪波说道。
反复斟酌
“铁”字双关意蕴深
“沪风苏雨,浙水皖山,铸成中国铁三角;玉轨勾图,春光敷彩,画出东方红一轮。”王纪波创作的这副“超级环线”综合联能够脱颖而出,与他背后的努力和情怀密不可分。他表示,作为一名安徽人,在看到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的活动主题时,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长三角对我来说是很熟悉的,我为家乡和周边兄弟省份写联也责无旁贷。”
征稿启事要求单副联原则上不超过16字,王纪波说,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三省一市的主要特点。经过一番思考,他写出“沪风苏雨,浙水皖山”八个字。“上海向来开风气之先,用一‘风’字,应无不可;江苏是我魂牵梦绕的‘杏花春雨江南’,着一‘雨’字,溟濛烟雨似在眼前;浙江的西子湖、钱塘江名满天下,‘浙江’二字也一半是水,那就选一‘水’字;至于安徽,‘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黄山归来不看岳’,突出一‘山’字。”王纪波说道。
“这样创作还有另一层用意,那就是互文。”王纪波表示,所谓“参互成文,合而见义”,三省一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沪风苏雨,浙水皖山”也就可理解为“沪苏浙皖”之“风雨水山”。“铸成中国铁三角”意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已日渐熔铸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可谓是“铁打的长三角”。“铁”字双关,同时也兼顾“高铁”的“铁”字。
“上联写长三角,同时以一个‘铁’字埋下高铁的伏笔;下联则浓墨重彩写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王纪波抽丝剥茧般分解创作思路。凌空俯瞰长三角“超级环线”站点,将它们串联起来是一个大环形,也好似一轮红日。于是下联便水到渠成:高铁轮毂在广袤大地上勾出环形轮廓,再把斑斓春光涂上去,便在世界的东方画出一轮喷薄欲出的红日。
王纪波介绍,上联的“沪风苏雨”与“浙水皖山”,下联的“玉轨勾图”与“春光敷彩”,属于当句自对,上下联是对仗的。“铁”有“黑色”之意,借义可与“红”相对,因此他用“红一轮”与“铁三角”来对。下联中还嵌入“东方红”三字,不仅有色泽明艳的画面感,还有慷慨激昂的音乐感,力求给人一种奋进向上的磅礴力量。
承载祝福
小楹联走出大国门
谈及与楹联的“邂逅”,王纪波回忆道:“其实我最早的爱好是书法。大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用毛笔书写春联,当时写下的对子是‘春风拂柳柳逾翠,细雨润花花更红’,是我从历书上抄来的。后来就用小本子到处抄写人家门上的春联,每每发现佳联妙对,则为之徘徊良久,涵泳优游其间,亦可自得其乐。”
后来上了大学,王纪波开始学习写格律诗,一步步走上诗词创作之路。在写律诗的过程中,他经过刻苦训练,逐渐掌握了对仗的技法,也慢慢从律诗拓展到楹联创作。在多次参加楹联大赛后,他逐渐领悟到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也在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眼界、提升作品的境界。
王纪波表示,他在大学期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后来在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期间加入中国楹联学会。近年来,他撰写的一些楹联作品在中国楹联学会推出的活动以及不少省市举办的大赛中获奖,被书法家写成巨幅作品在南京仪凤门、苏州阊门、扬州瘦西湖、无锡梅里古镇等地悬挂。这些年他创作的诗词楹联数量也不少,期待能够结集出版。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王纪波表示,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春联,承载着中华儿女心灵深处最温馨的祝福、最深挚的祈盼;高铁,在送往迎来之中,牵系着千里万里的情思。“今年的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给春联这一古色古香的传统艺术插上了更加强劲有力的翅膀,让它飞向更加辽远的地方,把美好祝福捎向远方,带给千家万户。”
(江南时报记者 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