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联获特等,妙笔舞春风
□ 高扬
2025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挂春联活动共收到楹联作品超16000副,经评审委员会多轮评选,等级奖和优秀奖作品均已正式公布,其中被评为特等奖的“超级环线”综合联,读后令人拍案叫好!
王纪波(安徽省 合肥市)
超级环线综合联
沪风苏雨,浙水皖山,铸成中国铁三角;
玉轨勾图,春光敷彩,画出东方红一轮。
开篇两分句,语如诗、景若画:沪上之风,轻盈灵动,携带着魔都的繁华与活力,徐徐吹拂而来;姑苏之雨,细腻缠绵,呈现出江南的温柔和婉约,丝丝洒落大地;浙江之水,碧波荡漾,流淌着千年的诗意;安徽之山,雄伟壮丽,承载着岁月的厚重。这风、雨、水、山,是大自然赋予沪苏浙皖的独特礼物,它们交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铸成中国铁三角”,上联末句大气磅礴,寓意深刻。沪苏浙皖,在中国的经济、文化版图上,犹如璀璨的明珠,相互辉映,共同铸就了坚实的铁三角。这里是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创新的源泉不断涌动;这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区域,历史的底蕴与现代的气息完美融合。这个铁三角,不仅是地理上的紧密相连,更是心灵的契合,是共同的发展愿景将它们紧紧凝聚在一起。
“铁三角”三字使上联收结很有力度,用得极其巧妙。这三个字常常比喻具有强大力量的三方面,结合成强势而稳固的阵容。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的交流融合,科技创新的协同共进,一起铸就了这个坚不可摧的“铁三角”。作者别具匠心,将高铁之“铁”与长三角之“三角”完美地融合了起来。
下联的“玉轨勾图”,充满诗意与想象。那如美玉般的轨道,纵横交错,勾勒出宏伟的蓝图。高铁飞驰,连接着梦想与未来;交通网络,铺就了发展的康庄大道。这轨道,是时代前进的象征,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春光敷彩”,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多彩的绚丽。春光,温暖而明亮,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在这美好的春光中,沪苏浙皖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春光自然涵盖了上联两个分句里提及的沪苏浙皖之春风、春雨、春水、春山。新的机遇如繁花绽放,创新的力量如春风拂面。人们用奋斗与拼搏,为这片土地涂上了最绚烂的色彩。
“画出东方红一轮”,此句意境高远,振奋人心。东方红,是希望的曙光,是胜利的象征。那一轮红日,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冉冉升起,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它代表着沪苏浙皖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中国的辉煌未来。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沪苏浙皖将继续携手前行,以铁三角的坚实力量,以玉轨“勾成”的宏伟蓝图,以春光“敷就”的绚丽画卷,共同迎接东方红日的璀璨光芒。
这副对联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春联鲜活了起来。比喻之妙,形象生辉;拟人之趣,意境灵动;自对之法,运用自如。如上联中“沪风苏雨”之“沪风”与“苏雨”形成自对,都是地域名词与自然气象名词的组合,而“浙水皖山”中“浙水”与“皖山”亦是如此。
仔细品读,我们看出对联之中还包含了互文的手法。上联“沪风苏雨,浙水皖山”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各地的风、雨、水、山,而是相互交融、相互补充,共同描绘出沪苏浙皖地区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这些地域元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读者可以理解为整个区域包含了这些多样的自然与人文特色,而不是将它们孤立地看待。同样,下联“玉轨勾图,春光敷彩”也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关系,玉轨建设与春光焕发共同作用,描绘出一幅繁荣的发展图景,其中的动作和景象相互配合,共同勾勒出美好愿景的全貌。
赏联之际,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遥想未来。当春联高悬于高铁之上,随着列车的呼啸穿梭于这片富饶大地,它将化作鼓舞人心的战歌,引领人们在时代的潮流中踏浪前行。那“铁三角”的稳固与“东方红”的光辉,必将铭刻在这片土地的发展史诗之中。那一副副春联会成为岁月长河里熠熠闪光的文化印记,会化作江南文脉中生机勃勃的激情奔涌,一往而无前。
(作者系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理事、仪征市楹联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