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在张家港港新重装码头,工作人员在装载卸船机和装船机。此次出口的两台卸船机和一台装船机重达2888吨,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施柏荣 赵国政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江南时报讯(记者 张梓扬) 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区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06万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江苏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占长三角的34%。
作为经济大省、开放大省,今年以来,江苏以开放引领发展、赢得主动,积极鼓励优质外资深度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大力度护航企业“走出去”。
“我们主要聚焦江苏的新能源、医疗、汽配、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积极开展与产业集聚地的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的展会共71个。”江苏贸促国际会展公司负责人韦秀军表示,江苏的新产品、新技术得到了海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也助力了各国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今年以来,数量庞大的江苏外贸企业一边做好产品和服务,一边更加灵活地调整经营模式,适应外需市场的不断变化,从而争取在全球贸易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南京某体育产品公司负责人高泉说:“所有的新品上线之前,我们可能会做7到10天的试销,然后再来决定商品的库存深度。”
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区域民营企业进出口4.89万亿元,同比增长9%,占外贸总值的半壁江山,达到53.7%。
在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下,外商在江苏投资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一家德国的全球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落户张家港近20年,未来其亚太研发中心将提供更多汽车内饰方面的创新方案。这样的外企纷纷加码投资江苏,从只在江苏生产向研发、设计、销售等全产业链布局转变。
江苏围绕打造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等重点领域,强化重大外资项目保障。今年上半年,江苏87个项目列入全国重点外资项目清单,数量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