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为时代留下艺术经典
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中国电影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在中国香港举办的世界电影史上10部杰作展映中,《林家铺子》与众多外国经典并驾齐驱,被誉为“新中国第一部封神电影”,被学界赞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世纪奖”评奖中,《林家铺子》作为10部优秀影片之一,被授予中国电影90年“世纪奖”。而这部作品的导演还创作了《白毛女》《烈火中永生》等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影,他就是水华。
《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作者,南京图书馆馆长、教授陈军介绍:“水华导演的影片数量不算多,但在新中国电影史的每一时期,列数其重要影片,其中都有一部——至少一部‘水华电影’在内。”水华曾说:“我真正创作起步还是在聆听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在他看来,延安是他人生道路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水华
启程金陵街巷
幼时就钟情戏剧
水华原名张毓藩、张水华,191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安品街39号,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在水华上初二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家中隐藏的不少矛盾浮出水面并不断激化,这一切让年仅13岁的水华开始思考人生。他从同学手中借到一本《红楼梦》,看到黛玉葬花的情节产生了共鸣。“因为都是身世凄凉,很惶恐,没有着落。心中有萌动,容易引起共鸣,我接触文艺是这样开始的。”
1930年初中毕业后,水华和同学一起组织成立了“胎儿艺社”,此名源于王茨荪老师的毕业寄语:“要记住,虽然你们在文学艺术上勤奋学步,但还只是营养不足的胎儿。”在此时期,为发表作品之便利,他取笔名“水华”。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喜欢纯洁自然的“水花”,但男孩叫“水花”不合适,后来想到“花”与“华”在古汉语中相通,于是就自称“水华”。
南京这座城市,见证了水华的成长,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曾在接受访谈时说:“我对《林家铺子》中所描写的(20世纪)30年代的小资本家的生活也不熟悉,但是我了解当年城镇的一般生活情况。我小时在南京,每天上学要走进小街陋巷,熟悉那些小河、墙根、垃圾堆、石桥,以及斜阳折射到街道上的光影,哪个街巷是暗的,哪个街是亮的;还熟悉市民生活的节奏,在秦淮河边,看到他们是怎样将水倒下河里。”在电影《白毛女》中,水华还在“喜儿”头饰的设计里融入了南京绒花元素。
1936年,怀着更深入探索戏剧艺术的渴望,他赴日本研究戏剧,加入了“中华戏剧协会东京分会”“中国留日剧人协会”。1937年4月,他回到上海。“七七事变”后,为了唤醒民众共同抗日,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救亡演剧四队、二队。这期间,水华在戏剧方面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演出了《三江好》《最后一计》等剧目。
除了在戏剧舞台上的积极演出,水华还对外国电影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这“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艺术鉴赏力,打开了眼界”。他曾回忆:“(我)看了很多莎士比亚的戏,还有莫里哀的《悭吝人》,契诃夫的《三姊妹》《樱桃园》,从中了解莫斯科艺术剧院怎么演。当时日本对世界文学艺术的交流比较多,信息快,世界上出一本书不到两个星期马上翻译。”
从1931年15岁的水华上高中开始,到1940年24岁的水华奔赴延安,这9年光阴,是水华由一名热爱文艺的中学生成长为一位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人生阶段。
1951年9月1日《新华日报》
1981年9月8日《新华日报》
面向人民大众
电影《白毛女》造就经典
1940年春,水华和当时无数热血青年一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鲁艺戏剧系任教员并兼任鲁艺实验剧团导演。他在延安排的第一部戏是反映皖南事变的《白占元》。1941年年底,他与王滨联合导演了苏联多幕剧《带枪的人》。1942年5月,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这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同年,水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导演过苏联话剧《神手》,编导了《赵富贵自新》《夫妻逃难》《张丕谟锄奸》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剧。
当时,作为鲁艺教员,水华是延安不可多得的文艺人才。对于水华自己来说,人生信仰和创作态度是到了延安以后才确立完善的。正如他回忆时所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后来关于“大鲁艺”“小鲁艺”的讲话,对他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些讲话使他们看清了自身的弱点,扭转了创作方向,真诚地将注意力转向工农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将艺术追求转向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从此,水华的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43年,水华参加了鲁艺工作团。他和王大化等一起编导了大型秧歌剧《周子山》,获陕甘宁边区文化奖一等奖。1944年,水华参加了导演团,排演了话剧《粮食》,并参加了新歌剧《白毛女》的创作。在陕甘宁边区的群英大会上,他荣获甲等模范文教工作者奖励。水华于1946年到东北参与筹建东北鲁艺。1947年5月,合江鲁艺文工团(亦称东北鲁艺文工二团)成立,水华任团长,并再次导演了新歌剧《白毛女》《血泪仇》及话剧《王家大院》等。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依据歌剧《白毛女》摄制了同名黑白故事片,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歌剧电影。影片由水华、王滨、杨润身改编,由王滨、水华导演,田华、李百万、陈强等主演。1951年,电影《白毛女》在25个城市的115家电影院同时公映。首轮观众即达600余万人次,仅上海就达80万人次,创下了当时中外影片卖座最高纪录。
在为“喜儿”选角时,时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的吴印咸倾向于选择北京的女演员张奇虹担任主角,因为她银幕形象好,而作为第一次参加电影导演工作的水华从演员生活经历要求出发,认为那位女演员虽然银幕形象好、演技好,但农村气息不够,最终拍板由22岁的田华出演喜儿,因为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在河北,而田华就出生在河北农村,抗日战争时期又长期生活、战斗、工作在农村。这是田华第一次登上银幕,为此,田华也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部队文艺工作者,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
电影《烈火中永生》宣传海报
电影《白毛女》宣传海报
电影《林家铺子》宣传海报
扎根革命艺术
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
水华与夏衍合编的《革命家庭》,在1962年荣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编剧奖。而他执导的《烈火中永生》更是成了时代的经典,影片改编自小说《红岩》。江姐这一角色由于蓝成功塑造,成为人们心中的永恒记忆。在几代观众心中,于蓝就是红梅,于蓝就是江姐!
《林家铺子》同样是水华导演执导的佳作。这部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剧情片,由夏衍任编剧,谢添担任主演,于1959年上映。影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通过小工商业者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存在的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1983年,该片在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评委奖”,后来又斩获多项荣誉。
198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水华导演了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伤逝》。1981年9月8日,《新华日报》第4版《彩色故事片〈伤逝〉摄制完成》一文中提到,“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彩色故事片《伤逝》,已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将在今年九月二十五日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期间放映。”同时,文中还表示,“影片导演水华是一位艺术实践经验丰富的著名电影艺术家。他和摄制组同志在拍摄过程中,力求忠实于鲁迅原著,努力使影片既能很好地体现原著的思想内容,又能保持原著的艺术风格。”
1993年,在中宣部等单位联合公布的配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100部优秀影视片中,水华导演的《林家铺子》《烈火中永生》入选。1995年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中国电影世纪奖”评奖中,水华荣获“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导演奖”。令人遗憾的是,就在评奖前12天,即1995年12月16日,水华因病去世。
不少熟悉水华的人觉得,他导演的作品数量不多,而且创作的过程非常缓慢,力求精益求精,甚至周恩来总理都知道此事。1979年2月5日,《新华日报》第1、2、3版刊发了周恩来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说:“比如张水华同志,你拍影片习惯于慢一点搞,应当允许慢一点,不必要求很快拍出来。”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但让水华领会了正确的文艺创作态度,而且使他在26岁就明确了要为之奋斗终生的人生目标——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他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说:“我们过去在农村滚过一阵,与农民结交,产生感情,甚至生死与共,患难与共,这样才搞出了《白毛女》。有生活积累,才有创作自由,搞创作不能买空卖空,不能靠侥幸,不能老是赶浪头,走捷径。”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舒晓鸣说:“我觉得水华是真正的革命的电影艺术家,他们拍片子完全是为了艺术,为了革命,不是为自己。”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导演,水华是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作品将永远在中国电影史上熠熠生辉,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