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江苏探索|以历史街区为经纬塑金陵文化之“魂”
《新华日报》见证南捕厅华丽“转身”
2023-09-20 21:5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姬传涛  
1
听新闻


以历史街区为经纬塑金陵文化之“魂”

《新华日报》见证南捕厅华丽“转身”

  从车水马龙的中山南路出发,沿着葱郁的香樟树小径一路前行,便可抵达南捕厅。对于南京人而言,这条几百米长的老巷,串联着城南厚重绵长的历史。

  “道北有南捕通判署,其街即沿署名,曰南捕厅,在南宋为西锦绣坊地,与东锦绣坊对峙,今府署东出直街犹存古名也。”清末民初,南京著名地方文史专家陈作霖在《运渎桥道小志》中记载了南捕厅的“前世今生”:最初,南唐宫殿的西牌楼正对着巷口,后人将这里称为“西锦绣坊”;清代,负责缉拿盗匪的“南捕通判署”设在此处,官署名字演变为街巷名称,其简称“南捕厅”沿用至今。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精髓,用心传承历史、赓续文化,城市便有了灼热的温度。从《新华日报》的历史报道中,能看到南京市始终致力于推动历史街区的文脉传承与复兴,守护好南捕厅“城南记忆”。

1997年8月29日《新华日报》

  珍视历史遗存

  “九十九间半”蝶变新生

  “中山南路,好大一条街。在这样一条大街上,你怎会想到只需拐进南捕厅这条小巷十来米,在15号、17号、19号的小面小脸里,竟藏着全国大中城市中唯一一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它是清代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的故居。”翻开1997年8月29日的《新华日报》,一篇《南京胜迹:历史与现实》回顾了南捕厅及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其中最为世人瞩目的便是甘熙故居。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甘熙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是我国城市古民居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街坊式民居群落,其建筑特色南北交融,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民居的娟秀雅致,又有北方“跑马楼”的浑厚大气,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赞誉为“民俗瑰宝”。2001年5月,以甘熙故居为主体的南捕厅古民居群成为南京市首个被国家建设部命名的传统历史街区。

  真金白银,强化历史文化保护支持力度。上世纪80年代,文物部门在普查中发现甘熙故居后,因受资金限制,只动迁了南捕厅19号的部分居民。到2001年,上千名居民依然生活其间,搭建的小房子、小棚子到处都是,压得这座古宅透不过气来。2001年7月11日,《新华日报》C01版刊发《“九十九间半”将再现当年风采 南京斥资千万保护甘熙民居组群》:“南捕厅民居保护将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迁出故居内的109户居民,拆除违章建筑。根据文字记载恢复建设藏书楼、票友房、戏台、后花园、津逮楼等,以强调民居的历史文化氛围……”同时对新搬出民居规划建设民间工艺精品展与收藏品展示中心,沿街延揽老字号酒楼、茶楼和字画店,以店面、旗风、马头墙错落重现高墙深院窄巷的传统市井生活场景。

  同年8月4日,作为南京市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期工程,甘熙故居的居民搬迁工作正式展开,新华日报记者走访了现场:“住在这里已有半个世纪、现年72岁的陈玉英老太太激动地说:‘老屋住久了,真舍不得走,但走是为了后人能看到。’据现场协助搬迁工作的建邺区的同志介绍,‘九十九间半’处处都是文物,就在昨天刚搬走的居民家中,就发现了两块很有价值的古石碑。”

  2002年9月28日,伴随着南京文博节开幕,修缮一新的甘熙故居正式对外开放,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新华日报记者“有幸作为首批参观者”先睹其壮观古朴的风采,并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接下来的二期工程将对甘熙故居周边占地15000平方米的街区进行整修,建成配套的民俗街市。”

2000年9月26日《新华日报》

  汇聚多方力量

  用心守护城南记忆

  伴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逐渐加快,如何让承载记忆的历史建筑重焕光彩,成为人们思考的重要课题。2002年3月14日,《新华日报》C01版刊发《在宁的近20名专家学者建议 尽快建立南京古城保护区》,在南京地方志专家杨永泉的带领下,近20名专家联合提出关于建立名城保护区的倡议,其中涉及建邺区评事街、南捕厅等30余处明清街巷。“专家们认为,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古城区如果能建成,那么,南京地区为数不多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民居不但可以保留,同时也对展示古都风貌,提高南京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推动和发展未来的城市旅游事业等大有裨益。”

  同年8月,由南京市规划局牵头,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省规划研究院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着手制订国内文化名城中第一部关于老城保护与更新的规划。

  2003年11月23日,这本凝聚近百位专家心血的《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历时一年多修订,终于通过国内专家评审,其中明确对南捕厅历史街区等老城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分片保护,重建山水城林与人文资源相融的现代古城。南京还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调整,在全市范围内划出南捕厅历史街区等10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更进一步专题制订《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有序推进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

  有了明确的保护规划思路,2004年,南京将南捕厅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列入当年的“三大文保工程”“十大精品规划”,按照“整治环境,置换功能,拓展空间,完善设施”思路,充分展示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激发其活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以历史、文化、建筑为传承纽带,南京积极吸纳各方意见,探索历史文化保护的新路子,于2006年出台“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的方针。同年8月22日,南京再次公布南捕厅历史街区整治保护方案。据《新华日报》刊发的《重现城南旧韵 展示金陵文化 南京整修甘熙故居》报道,“对中山南路以西、南捕厅路以南、大板巷以东的甘熙故居地块拆迁改造,让包围在平房、搭建中的‘九十九间半’透出来,复建民居曾有的津逮楼、后花园,‘原汁原味’恢复这一带城南历史风貌。”

  老城改造事关金陵老民居和市井文化存废,也牵动着南京人的心。2009年8月17日,南京举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座谈会,《新华日报》A07版刊发《南京市有关方面积极回应专家学者建言 城南改造要留住老南京的“魂”》,有专家提出,南捕厅等历史街区的保护不是“保护破败、保护落后”,而是保护好城南民居、古河道、古街巷、老地名、老民俗等金陵文化载体,既要因地制宜保留这些元素,也要改善老街坊的生活设施。

  2009年9月,南京城建部门公布城南南捕厅历史风貌区拟保护建筑名单,明确将保留48处老建筑,并通过专家咨询会、公示拟保护建筑名单并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等方式,让民间力量参与到老城南的古建筑保护中来。10月上旬,多位学者联名向南京市文物局递交《关于认定南捕厅地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申请》,申请将南捕厅泰仓巷35号等109处传统民居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由公民申请认定文物,政府部门迅速回应受理,这在全国开了先河。

  知名考古学者、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认为,南京这次在全国率先“吃螃蟹”是很有意义的尝试,“也许从这以后,公民参与文物保护的一条‘绿色通道’就此开通。”

2001年8月6日《新华日报》

  打造特色街区

  传承金陵文化符号

  立足于南捕厅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传承,守旧创新,让历史记忆华丽“转身”。2008年9月,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二期工程正式建成开街。

  在熙南里,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老建筑和谐共存,传递着城市记忆。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整体开发尤其是大板巷示范段的建设中,始终坚持“能保则保,应保尽保”原则,保护还原老建筑历史风貌;此外,积极推动历史建筑变身公共文化空间或新消费空间,通过“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命和时代价值。

  保护改造后的熙南里,以“传承金陵历史文化、打造老字号一条街”为定位,重现了城南熙来攘往的市井之声,延续千年的民风民情也在这里“复兴再生”。小苏州、李顺昌洋服、吴良材眼镜、绿柳居……一批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品牌入驻熙南里,吸引大批游客慕名来此打卡,或排着长队购买青团、苏式糕点,或看一看手工定制的精品西装,沉浸式体验金陵烟火生活。

  记者从熙南里街区了解到,立足于保护传统历史风貌、街巷肌理和建筑空间,整个项目共分四期实施。目前一、二、三期工程已建成,四期工程实施内容为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保护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

  “我们还打造推出了鱼龙巷和大师工作室,将老街巷打造成培育新消费的空间载体,这两个项目也因此成为全城新晋网红打卡地。”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熙南里业态丰富多元,包含民宿、书店、文化展示、咖啡、酒吧、文创零售等;同时注重以传统历史文化为纽带,以街区风貌建筑为载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为特色,引进名家大师工作室,形成“具有独特南京传统文化印记”的文化旅游街区。

  “历史文化+建筑打造”“江南文化+场景体验”“创新科技+网红IP”……在多种文化元素的碰撞融合中,熙南里陆续推出了笪桥灯市、六潮雅集、汉服节、读书节、咖啡节等特色文旅消费项目,创新打造《南京喜事》沉浸式演出、《甘宅雅韵》精品博物馆夜游项目,成为古色古香与现代都市生活完美融合的优秀案例。2021年,熙南里入选江苏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2022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非遗进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入选第二批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成为该批次全市唯一入选项目。

  灯火璀璨,人流涌动,在千年古巷中逛美丽乡村“夜集市”。8月18日,“农情乡韵 美好乡伴——2023南京美食美宿乡村生活季”浦口专场活动在熙南里街区举行,30余个特色展位全方位展现浦口特色产品。颇具浦口特色的非遗民俗演出与“熙南有戏”的民谣弹唱相呼应,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活动主办方表示,把美丽乡村搬进历史街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成果,感受到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风貌,这样的创新不仅方便了市民游客,也让农户商户多了增收创收的新渠道。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标签:南京;南里;历史街区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