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学子返家乡走访老党员,共话初心传温情
2023-08-25 10:43:00  来源:江南时报网  
1
听新闻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暑假期间,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的同学们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走访老党员,共话初心传温情”实践活动,青老对话,聆听初心故事,继承红色传统,汲取奋进力量。

  王学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义不容辞

  1964年进入部队的王学标,于1968年8月入党,曾获得过“五好战士”荣誉称号。退伍后,他参与基层工作,成为一名制药厂工人。1991年7月,江苏盐城下起特大暴雨,王学标所在的制药厂一夜之间被大水淹没。“很多化学药剂遇水会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我第一时间与厂里的退伍老兵联系,一起奔赴现场进行救援。”王学标向同学讲述抗洪抢险的故事。那年特大洪水,王学标所在的抢险队伍,扛过无数个沙袋,大家虽然都很疲惫,但眼神里无不透露着坚定、勇毅。

  王学标向同学展示自己当时获得的嘉奖证书:“为人民工作是愉快的、幸福的,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是我的荣耀,更是我作为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今需要你们这样的新时代青年继续奋斗,你们要自立自强,胸怀报国之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王学标寄语同学。

  访谈结束,走访队员杨珣同学深有感触:“王学标爷爷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险、敢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卢武祥:我们都应时刻准备着

  走访队员卢曦同学将自己三爷爷卢武祥的故事访谈、整理下来与队员们分享。

  现年81岁的卢武祥于1964年入党,也是一名退伍军人。部队期间,卢武祥在某师团部队值班战备,担任炮手、班长,因工作突出,曾立三等功一次。

  谈到部队的生活,卢武祥说,当年部队里有三分之一的人做战备,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也时刻准备着战斗。尽管如今卢武祥听力有些下降,但讲起当年的往事,卢武祥总是津津乐道。“那时,无数同志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时刻准备着。”看到桌上保存着的几张老兵战友聚会时的合照,卢武祥的眼睛里总能流露出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那个年代,三爷爷他们时刻准备着战斗,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时刻准备着投身实践,用青春和力量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卢曦同学说。

  分处各地,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

  走访实践团队共7名同学,大家分处家乡各地,与附近老党员深入交流,整理他们的奋斗故事、经历感悟,记录他们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情寄语。老党员中,有的作为退伍老兵,不怕牺牲,积极参与抗洪抢险;有的在国家船舶行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勇于担当、率先垂范;有的退休后在基层街道社区服务群众、发挥余热。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通过走访实践,大家将老党员的故事与感悟相互分享,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奋斗、担当、奉献……这些关键词,将激励我们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在新征程中展现青年力量。”团队成员董栩琰同学说。(通讯员 曹冬)

标签:同学;走访;故事
责编:刘岩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