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产凸透镜】中建八局:“筑”力打造城市文旅新地标
2022-03-25 16:30:00  来源: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  作者: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张雅倩  
1
听新闻

  

无锡拈花湾


金陵小城

  2008年,堪称东方“卢浮宫”的无锡灵山梵宫面世,其精美绝伦的装饰和博大精深的艺术造诣令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建八局的文旅首作,灵山梵宫一诞生便树起了中建八局的文旅品牌影响力。由此,牛首山佛顶宫塔寺、舟山观音圣坛、无锡拈花湾以及2021年南京新晋热门景点江苏园博园、金陵小城相继到来……中建八局每建成一项文旅工程,都为城市新添一座文旅地标。

  攻难关塑品牌效应

  中建八局向来以承揽高端房建、基础设施等闻名市场,大型工业厂房、高档酒店、机场、会展、体育场馆、医疗卫生、公路、铁路、城市轨交等系列建筑工程不断落成,宣示着其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水准与姿态。

  进军文化旅游产业,并迅速带动江南一带一系列特色文旅建筑问世走红,是蓄积已久的实力使然。

  2006年,中建八局接手了无锡灵山梵宫建造项目。“反映宗教文化的建筑形式,我们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中建八局文旅博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说,开展这一项目,团队面临着一些文化理解和技术上的难题,他们首先对宗教类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进行了大量解读,对高、大、特、难建筑技术实现了突破,各方寻找民间匠人、工艺师傅等资源力量,展开了传统工艺与建筑技艺有效融合的应用研究。

  历时两年,梵宫汇集众多文化遗产与艺术瑰宝呈现在世人面前,东阳木雕、敦煌壁画、瓯塑壁画、扬州漆器、油画组图、景泰蓝须弥灯、景德镇青花斗彩缸……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9年,梵宫建筑获中国建设工程领域最高奖——鲁班奖。

  中建八局文旅博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以承建灵山梵宫为开端,中建八局集聚了一批文旅建造资源,培养了文旅产业人才,形成了品牌效应。

  融匠心于一草一木

  从图纸研究到建筑落地,中建八局扮演的角色实为设计师意图的呈现者与表达者。

  江苏园博园中很多古建,按照设计应以木作呈现,但建筑的防火抗震及特色造型对木作要求很高,为了最大程度实现设计师的意图,中建八局创新建造,融现代建造技术与传统古建造型为一体。

  建造景阳楼,他们以“木包钢”的方式,既保证了高层建筑的安全要求,又能以木质外观展现典雅古韵。

  建造丽笙酒店双曲型态的木结构屋面,他们创新采用大跨度弧形胶合木结合预应力钢索,既解决了结构大跨度难题,又实现了曲面木结构完美的质感效果,并由此打造出了国内结构复杂、数字建造程度高的异形双曲面胶合木结构屋面系统。

  在园林古建的设计打造中,设计师的图纸是根本,“但园林的叠石理水,景观、水系、树形与整体空间比例的协调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中建八局具体施工的过程,也是对设计师所要求效果进行二次创作、深化的过程。

  据回忆,江苏园博园中很多名贵的树,是团队花费一两个月走访多个城市才找来的。一棵树在设计图纸上仅仅是一个标注,但其种类、造型、摆放方向选取都大有学问,他们要尽力实现的是树与建筑以及环境间的相得益彰。

  金陵小城中灵感取自“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孔雀蓝基调,是设计团队心目中最具金陵文化气息的色彩。为了调出设计方案中的理想色泽,中建八局反复烧制打样100多次,才有了如今景区惊艳夺目的“金陵蓝”。

  无论江苏园博园还是金陵小城,其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漆一画,都是心血。

  “整个过程,我们都要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完美呈现设计师的意图。”为了解决园林建筑建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他们在国内多个城市重新寻找满足标准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多次等比例试验,直到质量过关。

  赋废迹以新生命

  生态修复始终是贯穿中建八局建造理念的灵魂。

  南京市江宁区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经受过长时间的铁矿开采,遗留大量深长的矿坑。通过巧用矿坑,生态修复的同时,建起了牛首山的佛顶宫,变城市伤疤为建筑奇观。

  江苏园博园所在的地理方位,曾遗留采石矿坑、宕口与废弃工厂遗址,矿渣堆积,崖壁裸露,9个矿坑深浅不一,最长有1100米。中建八局发挥工业遗迹改造与再利用新技术,让废弃物涅槃重生,释放出新的使用及艺术价值。

  园博园主展馆“时光艺谷”,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废弃水泥厂生产设备厂房,经过中建八局精心的选择与加固,42个水泥筒仓以及十几组水泥厂房化身书店、博物馆、美术馆,成为独特的艺术空间,百年工业遗存获得新生。

  园博园的“苏韵荟谷”中,江苏13个城市展园各具风采的园林景观背后,是中建八局完成的30米高山体崖壁再造,4万平方米泥潭水系治理,60米深厚填土地基处理,30万平方米岩溶不良地质治理……

  “云池梦谷”曾是南京最大的采石宕口,相当于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项目团队以亚克力+不锈钢混合结构在宕口之上撑起透光伞壳,让巨大矿坑变身为生机勃勃的“水下”植物花园。

  据介绍,整个建造过程,中建八局团队坚持边改造边利用,就地取石材,变废为宝,尽量减少破坏生态的举动。项目建成后,周边环境得到了切实的改善,很多居民反映“空气好了很多”,曾经的工业荒地开始出现鸟类栖息的身影。

  从无锡灵山梵宫到金陵小城,中建八局缔造了一座座精美、典雅的文化建筑瑰宝。精品工程奇迹不断续写的背后,是中建八局精益求精的坚持。“我们始终追寻一个目标,项目建成之日,即所在城市文化地标诞生之时。”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张雅倩

  刊发于《新华日报文化产业周刊》第14期 (2022年3月25日)

标签:
责编:张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