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一批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青年大学生组建“润心”实践调研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指示,实地探寻特色地方文化,汲取智慧力量,涵养文化自信,努力探索高校实践文化育人新路径。
聆听一节文化思政课,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信仰者。
暑假伊始,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优秀科普专家陈振康副教授与团队分享交流吴文化,讲述吴文化的发展脉络,分享“泰伯奔吴”的历史场景,交流泰伯“三让”的精神谱系,鼓励青年大学生学习泰伯至德、开拓进取的精神。“吴文化是我们无锡人的根,弄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创新,才能更坚定地往前走!”聆听着82岁高龄的陈教授讲解,同学们深深感慨。团队队长陈严表示,通过座谈交流,更系统地了解吴文化,感悟泰伯“开拓谦让”精神,深深地感受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科院学子,有责任领悟好特色地方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扎根新吴大地,贡献青春力量。
开展一次座谈交流会,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实践调研队走进无锡市新吴区泰伯陵吴文化交流协会,与会长华伯泉、副会长李洪昌开展座谈交流,该协会以“传统吴文化的宣传、研究、交流与发展”为己任。团队副队长李强强交流汇报了团队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认知、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华会长对青年学生在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表示欣慰,介绍了协会宣传、交流的成果、做法,给予了团队有益的建议,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加入到文化传播中来,坚定理想信念,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地发扬中华优良传统。
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做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的泰伯庙,仰望庄重古朴的泰伯塑像,聆听着工作人员讲解泰伯奔吴的故事,沉浸式地感受着德让天下的泰伯精神。团队制作了《泰伯文化的继承学习与发展》相关问卷,通过调查了解民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立志将这一份中华民族谦让、不争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融合专业技术发展,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者。
团队依托专业背景,结合前期的走访、交流、座谈、调查,通过相关的 python库将调研过程中所用到的文本形成词云,用更专业的角度分析文献,更准确地理解泰伯文化的核心内涵,“至德”“谦让”“天下为公”“和谐”等高频词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意识,用所学进行甄别、加工、创新、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去传播、影响,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倡导推进特色地方文化进校园,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队积极走近特色地方文化,通过探寻泰伯故事,赋能打造体验式参观、沉浸式交流、实践式作业思政课,进一步深化对“崇德、重文、务实、创新”的吴文化精神的感悟,进一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激励青年学生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陈严 冯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