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车坊社区党支部围绕实现制度友好、场景友好、服务友好、未来友好“四个友好”,更好地服务和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不断增强骑手的归属感和凝聚力,积极引导骑手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推动快递员、外卖骑手与社区实现“双向奔赴”。
小区楼幢无规律,“骑手”末端配送“找路难”
车坊社区下辖南澳花园、鸿海花苑、鸿顺花苑三个老小区,开发建设近二十年。周边商圈、便利店缺乏,外卖、快递的消费需求旺盛。而且老小区普遍标识老旧、不明显,尤其是鸿顺花苑,小区呈长条形的“凹”字形结构,小区道路错综复杂、楼幢号排序没有规律,有些外卖、快递小哥对小区整体结构不够熟悉,很容易在找楼号的时候,来回转圈,消耗过多时间。如何打通“骑手”配送“最后一公里”、打造骑手友好环境,成为社区需要面对并亟待破解的问题。
社区绘制“骑手地图”,温情连通“最后一公里”
为了方便小哥们精准定位,也方便小区访客首次“登门”,车坊社区党支部以快递外卖小哥需求为导向,紧贴实际精准服务,走访调研了多位外卖、快递小哥,同时召开协商议事会,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纷纷建言献策,最终确定为每个老小区设计一幅楼幢导视图——“骑手地图”,上面标注好小区内部的道路划分、楼幢号,彻底解决老小区“找路难”问题。
社区党支部精心绘制的小区楼幢导视图中,包含小区垃圾房、出入口、楼栋分布等信息,并及时将地图张贴在小区门口显眼位置,在保障骑手们进出方便的情况下,能快速、高效地找到小区最优配送路线,实现“亮牌指路”,助力外卖、快递小哥们好找路、好配送。
“暖新驿站”显关怀,共享社区治理新温度
“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累了能歇脚、困难能协调”是外卖、快递小哥们最朴素的需求。在车坊社区“暖新驿站”内,空调、座椅、针线包、充电器、微波炉、急救药品等一应俱全,新设置的阅读区内,摆放着各类图书报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的各类会场、活动空间和自助服务也均对新业态群体开放,方便他们休息、学习使用。“暖新驿站”使便民服务触手可及,让“骑手”们有了“落脚地”,也给风里来雨里去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们提供了“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伤可用药”的“避风港”。
新业态群体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社区通过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建组织、送服务、搭平台,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就是要贴心解决他们的难心事、困扰事。今后,车坊社区党支部将继续围绕“四个友好”,逐步实现骑手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站得远”到“喊得应”、从“跑得快”到“搭把手”、从“旁观者”到“志愿者”的转变,实现“你服务城市,我守护你”的“双向奔赴”,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中贡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积极力量,实现居民生活便利、骑手体验优化、社区秩序良好的多方共赢。(高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