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京江宁区湖熟街道耀华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妇联工作,聚焦儿童成长需求,通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成功获评市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
为进一步深化建设成果,营造更包容、更具活力的儿童成长环境,今年耀华社区开展系列儿童友好特色实践活动,引导辖区儿童深度参与社区共建,携手勾勒美好家园图景。而首场活动“小手筑虫居,童心订公约——耀华社区儿童友好微生态空间共建行动”已经正式启幕。
8月16日,耀华社区“小红花”小小民生观察团启动“小手筑虫居·童心订公约——耀华社区儿童友好微生态共建行动”,通过自然教育与公共规则共创,将“儿童友好”理念转化为可参与的实践,构建社区“微生态友好空间”。本次活动以5岁至12岁儿童为主体,融合科普教育、动手创作与社区共建,形成“自然探索—规则共识—空间落地”的完整闭环。
科普导入:
开启昆虫世界的奇妙之门
上午9时,“身边的小邻居——社区昆虫科普课”正式开始。巾帼志愿者通过PPT演示、昆虫标本展示,向儿童及家长代表生动讲解蝴蝶、瓢虫等常见昆虫的生态价值,重点介绍“昆虫对植物授粉的作用”“土壤分解小能手蚯蚓”等知识。互动环节,孩子们围绕“如何为昆虫建造安全的家”展开热烈讨论,为后续创作打下基础。
设计共创:
儿童主导的“自然+规则”
9时30分,活动进入核心创作阶段。儿童分为两组,在志愿者与家长辅助下完成创意设计:昆虫屋组利用木板、竹筒等环保材料,以“昆虫的家”为主题手绘外观,不仅绘制了蜜蜂、蚂蚁等昆虫形象,还标注了“蝴蝶幼虫喜食叶片”“独居蜂偏爱竹筒”等习性说明,将科学知识融入艺术表达;公约指示牌组则聚焦“社区友好行为”,经过头脑风暴提炼出“轻轻说话,不踩小花”“玩具共享,笑脸常在”等5条简洁公约,并手绘成50cm×30cm的卡通指示牌,色彩明快的图案与童趣文字相得益彰。
安装仪式:
从创意到落地的社区共建
11时,孩子们与社区工作者共同将8座昆虫屋悬挂于社区小花园通风避光处,5块公约指示牌则安装在儿童活动区入口。社区为参与儿童颁发“社区友好小设计师”证书,见证创意成果转化为社区公共设施。“昆虫屋上的每一笔都是孩子对自然的理解,公约牌上的每一条规则都是他们对社区的承诺。”
此次活动通过“儿童视角”推动设施设计与空间规划,构建了耀华社区“自然教育—规则意识—社区参与”的儿童友好成长路径。下一步,耀华社区将联合多方资源,持续深化“湖润童行”品牌建设,以“小小民生观察团”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童眼发现”“童心建言”“童手共创”等特色活动,让儿童成为社区治理的“小小参与者”与“创意贡献者”,推动形成全龄友好、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马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