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沿江街道:“五字工作法”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5-06-10 07:2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杨倩  
1
听新闻

  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学仙林,优治理,书记谈”大讲堂上,沿江街道龙山社区党委书记李炳菊向全市100名基层书记,分享了社区独创的“访、建、育、聚、奖”五字工作法。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龙山社区立足辖区“六多两高”(人口多、新市民多、年轻人多、孩子多、教育资源多、九小场所多,居民素质高、家庭建设需求量高)的鲜明特征,借鉴“仙林经验”,以五字工作法为抓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全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访”字打头,深耕网格察民情。社区秉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制度不如铁脚板”理念,组建党员先锋队开展 “全域敲门行动”,总结形成“三访三促”经验:一访党群“破冰”,增进彼此了解;二访资源“聚能”,推动资源整合;三访需求“问计”,优化社区服务。每周三固定开展的“网格民生桥”活动,成为收集民意的重要平台。花漾紫郡小区徐阿姨曾反映花盆丢失、烟管损坏等4个问题,社区书记现场协调网格支部书记与物业经理,一周内便妥善解决,促使物业与居民和解,徐阿姨还补交了拖欠的物业费。这些民生实事均会在《龙山家书》“书记热线”板块刊登,畅通居民与党组织、网格员的沟通渠道。

  “建”强队伍,激活自治共治力量。通过网格走访,社区挖掘出781名志愿者,启动“社区主理人”计划,组建15支“益点爱”志愿服务队。其中,龙娘子“救”在身边巾帼志愿服务队在舞蹈达人田蓓的带领下脱颖而出。田蓓从卖牛肉汤的小店主成长为社会组织负责人,其团队不仅化解了小区广场舞噪声矛盾,还多次登上省市区舞台,原创作品更是荣获省防灾减灾表演赛一等奖。与此同时,“红色合伙人” 计划联动周边企业、学校等共建单位,构建起多方参与的治理共同体。

  “育”字赋能,锤炼网格服务本领。社区构建“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队伍培育体系,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以家庭工作为切入点,依托江北新区家庭建设服务中心,创建 “美丽家未来” 家校社协同育人品牌,建成“龙山・拾光”家风馆和综合减灾宣教馆。召集317名家长志愿者,引入南京大学专家资源赋能,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年服务家庭超10000户;网格志愿者助力学校护学岗,年惠及孩童35万余人次;整合共建单位资源,定期开展多元教育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区稳定。

  “聚”合资源,释放协同治理动能。社区坚持“党委领、支部统、党员带、协同干”,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握指成拳”的转变。龙王山郊野公园从荒地蝶变为江北高新片区近10万居民的休闲胜地,正是协同治理的成功范例。社区班子积极奔走,多方协调,公园一期于2021年10月开工,后续又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二期、三期建设。如今,居民自发参与公园自治管理,社区共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

  “奖”励成效,激发社区治理活力。依托街道积分奖励机制,社区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与积分挂钩,将居民“闲暇时间”与“公益活动”挂钩,让居民把参与社区治理当“分”内事。此外,社区搭建多元表彰平台,在小龙人志愿者表彰大会、雷锋日活动等场合,对优秀个人和共建单位进行公开表彰,并将相关事迹收录于《龙山家书》“龙山之星”版块。

  接下来,龙山社区将持续深耕“五字”工作法,深化拓展“仙林经验”,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为居民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生活家园。

  (通讯员:杨倩)

标签:社区;龙山;治理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