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城市治理活动的参与度,加深老百姓们对城市治理工作的熟悉与理解,9月23日,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邀请区、街两级公众委员观摩元前路占道经营综合执法活动,促进城市治理共同参与、共治共享理念落实。
建邺区沙洲街道元前路(平良大街至友谊街段),该路段目前为阿里工地、中建五局两家大型工地施工车辆进出使用,两家工地的项目部、生活区均在内。街道对其属地化管理,为了不影响施工,对道路未进行封闭管理,提前申请做了现状移交使用方案。由于工地食堂供应餐品单一,价格偏高,不能迎合工人的需求,导致大量工人饭点外出购餐,给周边摊贩带来了商机,导致周边流动摊点在一定时间段内汇集到此,形成“马路市场”。流动摊主既无营业执照也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更没有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来源不明,卫生质量难以保障,对工人的健康存在隐患。
现场,街道联合公安、交警、执法中队开展联合执法,并邀请建邺区城市治理公众委员直接走在执法一线,全方位了解城市管理现场执法流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执法知晓度、透明度与参与度。执法过程中,对流动摊贩和占道堆放售卖行为,中队执法队员通过亮证、执法整治并普法的方式,对摊主开展普法宣传和劝离。执法人员全程秉承人性化、柔性化执法理念,按照先普法后执法、先教育后整改的原则,采取政策宣传、教育疏导、调查取证、查处取缔等多种方式,对拒不整改的摊主依法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现场对占道经营工具进行暂扣。
观摩结束后,公众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观摩所看所悟座谈交流,对区、街城市治理工作建言献策。区公众委员金康胜对沙洲街道人性化执法表示非常认可,同时也希望用汗水“筑”就城市之美的建筑工人们,能吃得饱、吃得好。除了引导流动摊贩前往能长期经营的场所,规范经营,也要对接好工地管理方,做好工地“门前三包”管理;同时增加餐饮品种,合理定价,吸引工人食堂就餐。
市容环境的提升离不开公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公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都是政府部门提升工作质效的重要依据。作为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代表,城市治理公众委员的深入参与又可成为城管工作优质、细致开展的推手。街道将进一步重视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对市容环境管理的深度参与,多组织公众委员观摩走访,主动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真正发挥好这支城市治理“生力军”的作用,形成全民共同助力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以共同促进辖区城市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
(陈冬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