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条悠长而璀璨的艺术河流里,每一幅画作都是艺术家心灵与自然界的低语,每一抹色彩、每一道笔触,都深藏着情感的波澜与哲学的深邃。2024年金秋,当第一缕凉意轻拂过大地,我应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与安徽省文房四宝协会之邀,在壮游中国时踏上了一场名为“皖南文房四宝文化之旅”的艺术朝圣,途中,有幸邂逅了翟优与樊蕾夫妇合著的《翟优与樊蕾经典花卉艺术作品选》,如同一场不期而遇的花开,在心田悄然绽放。
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版画系前主任保罗·劳迪萨教授的序言——《多彩斑斓的和谐》,它如同一扇窗,让世界的光亮照进了中国画的深邃殿堂,预示着中国画艺术正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的审视与欣赏。而书中精选之作,更是在百慕大国家艺术馆展出,这不仅是中国画的一次远行,更是向世界展示其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的壮丽之旅。这种中国画作品的“双向奔赴”,无疑是本书最为耀眼的亮点。
艺术风格穿越写意工笔,和谐舞曲
翟优与樊蕾,一写意一工笔,风格迥异,却和谐共生。《傲雪》中,翟优以苍劲有力的笔触,勾勒出梅树的挺拔与傲骨,那虚实相间的构图,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吸,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画面的生命力。而他的阔叶植物,如芭蕉、荷花,更是以水墨的肆意挥洒,点线交织,演绎出生命的热烈与自由,令人心旷神怡。
樊蕾的工笔,则如细雨润物,清新雅致。《玄英》里,她以中锋细笔,勾勒出生动细腻的线条,色彩清新,蝴蝶与鲜花仿佛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她的画,不仅承袭了宋代工笔画的神韵,更融入了西方的光影与空间感,使得画面既古典又现代,每一幅都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颂歌。
不可复制的心灵之约与默契
对于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作品选中最“打眼”的是这对伉俪画家的艺术世界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如同古老传说中那双飞的蝶,不约而同地在画布上翩翩起舞,编织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心灵之约。丈夫的《春风十里》,轻柔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而妻子的《阳春》,则以细腻的笔触,回应着这份生机勃勃的呼唤,两者相得益彰,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对话。当丈夫以《江南五月》描绘那片烟雨蒙蒙中的绿意盎然,妻子则以《朱夏》回应,用色彩捕捉了夏日里最炽热的情感,两幅画作,一刚一柔,却共同勾勒出了江南独有的韵味与风情。秋风起时,丈夫的《秋之韵》以深沉的色调,诉说着季节的更迭与岁月的沉淀,而妻子的《秋妍》,则以一种温婉的姿态,展现了秋日里最后的绚烂与不舍,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关于时间的哲理诗篇。
在丈夫的《仙果》中,我看到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追求,而妻子的《尘缘》,则以细腻的情感,诠释了人间烟火的温暖与牵挂,这一仙一尘,一远一近,恰似他们艺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两面,既是对立,也是统一,共同构建了他们艺术世界的广度与深度。
至于丈夫的《事事如意》与妻子的《一花一世界》,更是将这份心灵之约的默契推向了极致。丈夫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生活的美好愿景,而妻子则以繁复的细节,展现了世界的无限可能。在这两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彼此深深的理解与支持。
这样的默契与和谐,不仅仅体现在他们作品的主题与风格上,更渗透到了他们艺术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他们的画作,就像是两颗相互吸引的星辰,在艺术的夜空中,共同闪耀着属于他们的光芒。这份心灵之约,不仅成就了他们各自的艺术高度,更让他们的艺术之路,成为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
序言透视审美之眼,流露哲学之光
保罗·劳迪萨教授的评价,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翟优与樊蕾作品的魅力——他说“翟优笔下的花,诉说着纯洁与憧憬!他们是现实的形而上学,是色彩高歌创作之美而构成的图像,是宇宙纯洁的见证。”他说“樊蕾的绘画世界精致而敏感,她的色彩流畅通透,将对绘画的渴望放在首位,试图通过这种实践让作品的观众更接近一种形而上的灵性,感受以人为中心的世界。”其评述中显示出来的审美之眼以及哲学之光,令人折服。
艺术影响:中国画的世界之旅
在我看来,翟优与樊蕾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个人的创作,更在于他们对中国画国际化的推动。他们的足迹遍布纽约、巴黎、圣彼得堡、大阪,每一次展览,都是对中国画艺术的一次深情诠释,赢得了世界的掌声。2024年,百慕大国家艺术馆的第一场中国画展,成为他们艺术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画在全球文化版图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作品,如同文化的使者,跨越国界,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为中国画在世界舞台上的绽放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
这样说来,《翟优与樊蕾经典花卉艺术作品选》,就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画艺术魅力与文化深度的见证。它让我感受到了艺术家心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有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更有激荡翻滚的风云世界。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一次艺术的共鸣。
在未来,我更期望翟优与樊蕾将继续以画笔为舟,在世界艺术的星空,为中国画增添更多璀璨的光芒。而我,将作为他们艺术旅程的见证者,满怀敬意,一路相伴。
(作者蒋丰系《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