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东海生态环境局坚持以强化作风建设,打造“环保铁军”和增强执法办案能力,强化联合执法机制,作为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强化素质提升,建设“铁军”队伍
认真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通过开展执法业务岗位培训、集中学习环保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组织研讨典型案例等方式,优化实战练兵,提升执法队伍的能力素质。积极参与省厅、市局组织的执法业务系列视频培训、上级组织的监督帮扶、交叉互查、执法比武等专项行动,通过实战练兵、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激发全局执法队伍干事热情,营造学练查考、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加强学习,严格自律,清正廉洁。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求每位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大事上泾渭分明,小节上时刻从严掌控,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头脑中要有明确界限,时刻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今年以来开展党员学习活动6次,全局职工教育2次。赴安峰山烈士陵园祭奠先烈、接受革命教育,赴海陵湖植树,开展美化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宣传等学习教育活动3次。对双店镇、洪庄镇、桃林镇、驼峰乡、经济开发区60余家涉磷企业进行帮扶指导。对房山镇、高新区等6个乡镇(园区)的240余家企业开展普法送法座谈及帮扶指导活动,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环保守法意识。
全面提升执法装备水平,争取资金44万元,配备新式执法平板、移动执法记录仪、笔记本电脑、无人机、粉尘快速测定仪、手持式光离子化检测仪、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红外摄像机、测距仪等执法装备,进一步提高执法设备科技水平,确保在环境执法中能更精准、便利、快捷发现环境问题,固定违法证据,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强化执法能力提升,增强执法办案效能。
强化执法办案能力提升。规范执法流程和办案程序,落实生态环境执法“543”工作法,进一步厘清五种执法任务、细化四个执法环节、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现场执法“八步法” 和非现场执法“七步法”流程开展执法工作。全面实施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以规范执法营造公平公正营商环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同时加强对案件办理过程的监督和审核,防止程序错误导致案件处理不当。强化非现场监管执法,充分利用在线监控、视频监控、遥感无人机、用电用能监控等企业非现场执法检查、非现场管理工作举措,24小时严密监控企业排污,提高问题发现精准性。今年以来,共开展40余次非现场执法,执法人员迅速到现场核实,并做标准执法,及时反馈。
强化联合执法机制。强化部门联动配合,由一部门单打独斗转向多部门联合互动,协同作战的多元治理,强化机构联合,统筹多方面的力量,强化服务融合,保证信息畅通,配合密切,反应迅速快捷,全面提升服务、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加强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调查、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协调配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建立生态警务机制,全面提升打防效能,搭建生态警务运行体系,推进生态警务队伍建设,升级生态警务基础建设,着力构建具有东海特色的打防协同生态警务运行新模式,建立上下贯通、警种联动、部门协调、一体运行的生态警务机制。融合生态环境局、应急局、城管局、市场监管局等8部门开展“综合查一次”,发挥部门联动优势,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减少对企检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党建与执法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为抓手,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通过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上廉政专题党课等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十不准”和“六项禁令”等各项规章,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抓好党建促进执法能力提升。
加强环境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坚持“白+黑”“5+2”模式,认真组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认真开展打击固危废非法处置、涉氟企业污染整治、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储罐设施等专项执法检查。对超标排放、逃避监管、监控数据造假等环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依法进行立案查处,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东海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