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岁月的破损处绣了一朵小花
一一并和潘志远《桂花》
它或许与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维度
我们被它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那远若天壤之遥的距离
让它看上去像闪烁的星辰
它那么娇小
其非常之小的心
似只专注于从容应对生活的
每一个细节
它那么娇小
会被下意识地攥于掌心
它馨香四溢笑意盈盈
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忧和愁
它最不惧粉身碎骨
其心中定然有着
某种执念
它的每一寸肌肤都散发着国色天香
它带着一支生花的妙笔
来人间参加秋闱
三秋桂子是位心灵手巧的母亲
在岁月的破损处绣了一朵
唯美的小花
它的莅临让秋保持
千足金的成色
从花苞到花蕾到怒放及至凋落
它始终金光闪闪
它的金身
不败
后记 :潘志远,当代著名诗人,现居安徽宣城。
云
一一并和卞云飞《雨水》
千娇百媚的云在风的盛情邀约之下
才半情半不愿地挪动脚步
在被鸿雁犁开的罅隙处
风不搀上它一把
它就迈不过这道坎
雨都是酿出来的
云涌
正在进行发酵膨化的工艺
风在搅拌云的过程中
将云中的一缕缕霞光全都缠在了
那道用来搅动的闪电上
没了”筋”的串连
落向人间的雨丝只能像
断了线的珍珠
雨后云开日岀的地方像个洞穴
似乎刚刚下了一捆雨
天空在云开处被人摘走了
一朵雨花
天空有了白云才不孤独
在季节的轮回里
它的春雷一声响让万物复苏
雨水清明谷雨哪一个不是它的子民
它把家安在山的心胸之处
它的每一次孤旅都是
从山的情怀出发
它在天上俯瞰着芸芸众生
它要不停地振动翅翼
才不会坠落
后记 : 卞云飞,江苏扬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月光下的沱江情
一一同题并和白芍
沱江从星河里泅渡至人间
给巴蜀带来了星罗棋布的都市繁华
712公里长的它历尽了千里烟波
从它的蜿蜒逶迤可看出
它对这片土地有多么痴缠
就像枕套与被套
月光套在夜晚和梦乡上
月光是为夜晚下的一个套儿
月晕告诉你那是一个
桃色的陷阱
笛声发自竹的肺腑
横笛声声里依稀有雨后春笋的回声
千年古城被月色与笛音
混合洗过后
该有多么纯净多么朴实无华
追月的不仅仅是彩云
古城的每一扇窗也赫然在列
它们看到的仅仅是月儿的童年
那时月儿才是个月牙儿
它俏立在长江头
把爱情的珍珠当浪花撒
今夜明月芳菲
水中月是它胸襟上待解的春扣
月光下的沱江
将万家灯火交融在一起
那些不夜城仿若沱江绽放的夜来香
夜晚是沱江的花季
后记 :白芍,本名王广宣,安徽省诗词学会现代诗专委会委员,现居安徽省马鞍山市。作品多见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作家天地》等刊物。
在秋风面前万物无不自矮三分
一一并和李不嫁《秋风辞》
秋叶纷落
由半空低至地面
秋果按低了果枝高昂的头
雷电在秋日也几乎一声不吭
露宿芳草霜花遍野
被收割后的田野
似乎也降低了一棵植株的高度
在秋风面前
万物无不自矮三分
秋风是来布道的
太阳向南让了一个身位
给它做道场
秋风里的寒意一如料峭的春寒
晚秋几乎是初春的再现
它隐晦地告诫人们
历史在重演
秋风把北国向烟雨江南推近了一步
秋风中每一株劲草都在演练
辕门射戟的传说
九曲黄河在秋风中荡气回肠
那碧云天已被它扫尽了
历史的烟云
此刻
秋字中的“火”
已映山红
莺啼是诗歌段落之间的分行
一一并和李不嫁《诗意的下午》
我总以为下午的太阳
是经由地表这个镜面反射至天空的
它只是一个虚像
所谓的落山
只是自转的地球将镜面
转了一个角度
下午的云朵比上午更洁白
因为下午我们不需要逆光看它
还有一个缘由是它朝天的一面已被
上午的太阳晒黑了
我从不相信雨是从云层上撒落的
直觉告诉我
当你仰望天空时
阳光就被目光中和成了水
阴影里所缺失的阳光
被起起落落的鸟儿衔至了它处
如衔不走
就
就地挪
从一盏香茗里
看流光从上午向下午飞渡
从一支燃起的烟卷上
找
光阴的灰烬
午休时
惊梦的莺啼
是诗歌段落之间的
分行
夜的黑独树一帜
一一并和李不嫁《夜晚》
夜晚如果是个静物
那它就是个三更灯火
如果是个动物
则为五更鸡
岁月的一生有一半时间是在
餐风露宿不眠不休地夜行
夜晚
十里桃花
我只见一朵
以一宿谓之一夜
那“宿”可是天上的星宿
它若无无边的风月
哪能被浪漫地称为春宵
夜晚带走了鸟鸦的黑
在漆黑的夜晚能照亮我们自己的
是人性的微光
就像葡萄红得发紫
夜晚静得发黑
夜晚把浓墨架在星光上烩
“梦”
在太阳的七色光之外
夜的黑
独树一帜
它浅浅地一笑便倾了骄阳
一一题图并赠梁红琴
它是个扫描仪
每天都将万里江山扫描一遍
它唯愿山河无恙
180度地转动脖颈
背面的180度都在它的余光之中
它的焦灼是因心忧天下
归程
把夜晚背至黎明
转动脖颈时
是在向所谓的权威说“不”
大幅度地转动脖颈
以防思维固化
向日葵时刻关注着太阳的一举一动
做好了太阳一旦掉队时
立马顶上去的准备
在大自然的《辞海》里
用于它前面的量词是“轮”
它只在夜空里回眸
谁曾见那酒窝里的百媚
它浅浅地一笑
便倾了骄阳
后记 :梁红琴,网名碧云天,淮安市作协会员,现居淮安市盱眙县。
五月的风已经让杨柳飞花了
一一并和彭雪冲《五月的风》
五月
青春的萌动让风
把能脱的衣衫都脱了
不再臃肿的风更加轻灵
河面上常留下它
像燕子一样的掠影
五月的风已满身的夏日风情
惹得云儿一降再降
雨似乎是从树梢的高度落下的
五月的风很勤快
在我把盆栽搬进室内之前
已帮我把花香先行搬了进来
五月的风尚未完全摆脱稚气
仍爱着玩叠罗汉的游戏
一个叠一个叠至燕巢的高度
偷偷打开燕子的背囊
看里面有无
不曾倒尽的春天
攥着葡萄的青藤荡秋千
是它的挚爱
再大的院落里只要长有一棵萄萄
院子里也会挤满了风
几度春风之后
五月的风已经让扬柳
飞花了
后记 :彭雪冲,网名春江月明,教师一枚,江苏盱眙县人,淮安市作协会员,现寓居金陵。
树又纺岀了一个年轮
一一并和彭雪冲《春天来了》
当漂浮在水面上的融冰触及堤岸时
那轻微的一颤
是春姑娘以凌波的仙子之姿
飞身上了岸
当冻土松散开紧握的粉拳
其掌心里攥着的
竟然是春天的彩铃
冻土
花开有声
围绕在枝四周的寒意
被东风轻轻推开
那轻微之声
引得幼芽好奇地探岀头来
东风把一团一团的鸟鸣
消融成一缕一缕
拿到我们耳边
春雨真的贵如油啊
三四棵小草居然共用一滴雨珠洗脸
那些消融的冰凌
是冬的舞台正在拆去最后一批支柱
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先来的正渐行渐远
风筝替我们送君千里
树
用枝画出一朵朵彩云之后
又纺出了一个年轮
后记 :彭雪冲,网名春江月明,教师一枚,淮安市作协会员,现居淮安市盱眙县。
堆头集
堆头集
一个用湖光垒就的小渔村
静伫在白马湖的波心里
时值晚秋
可白马湖的水位丝毫不见回落
哦
是因这个小小村落的秋色
源源不断地涌入了湖中
天上明月照
此处柿子提着一盏小灯
在这碧波之上
山楂树开着山色
那条通往湖心的柏油路上
春日往外运着十里春风
现在我要尽量靠边行
以避开满载秋意的车水马龙
这条路让我“直刺”
荷的丰姿绰约
有成群的野凫像麻雀一样
在湖畔小院中徐落
它们是一群会飞的主人
水码头让水之韵无需搀扶
一抬脚便上了岸
这里的春风比诗意还绵长
这里的丰收要以整个秋天为粮仓
这里有一间间免费的套房
以防来访的游客
醉在他乡
一条环湖大道让白马湖变成了一个
可徙步可泛舟的荷塘
而堆头集是那轮
波心月
当一颗心的胸腔里奔腾着碧血
那它必然是颗
丹心
天空只晕春风
天空一多半时间是随风飘荡的
在夏日会时不时地停下来
以一根缆索系在大地上
向人间卸雨与炙热
在此前的春天
天空一直在散花
为了让人们可头上簪可胸前戴
散向人间的花儿都很小
大朵的被散在了空中
在天空的货舱里
花儿本应放于第二层
却因她的弱不禁风
被夏雨颠倒了一下排序
第三层是果实
从枝的渐渐变弯可看岀
果实降落的速度是多么缓慢
果实是丰收的成品
要轻拿更要轻放
在货舱最底层的雪花
越压
越水灵灵的
雪花为岁月怀着轮回
一个浪花就让空载的天空产生晃动
天空不晕车不晕船
只晕春风
她被米芾藏了“峰”
致第一山并致盱眙作协的文友
她定然是位迷恋这片土地的
散花的飞天仙子
得用九座峰为她捧着曳地的长裙
她面朝淮水
她说淮水从形到神像极了瑶池
她说她来人间得把
故乡的小河带在身边
她是一座文化名山
由经史子集四个模块合成
如果蓝天是她的封面
那么江淮大地则为她的封底
那旑旎风光那奇秀之景
皆为书香所氤氲而成
从淮水上看
像个翠屏的她让人流连忘返
她像个银幕不停地播放着
这如画的江山
杏花园里有徐缓的汉风
玻璃泉中潋滟着唐韵的波光
山坳里还余有
不曾被风吹散的崇圣书院的书声
她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江淮平原上
远远地牧放着群山
她是南下北上不可或缺的台阶
她是城中的山
她是帆
让千年的盱城一直在启航
论其成因我更趋向于
她是远古的盱城人道法自然
而筑就的金字塔
她是一座亲民的山
百余米的海拔
让妇孺老弱均可来去自如
你看她无需仰视
她看你亦非蝼蚁
她不高
既不妨冬日淮水的太阳
也无碍盱城人放眼世界的目光
她不高
因为被米芾藏了“峰”
远远地看去
她像为勤奋的盱城人竖起的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