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多维视角
2025-05-13 21:4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韩小娟  
1
听新闻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已从传统的合规性审查转向价值创造导向的综合治理。本文从监管重点、管理重点和经营痛点三个视角切入,探讨内部审计在不同维度中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旨在揭示其如何通过协同治理提升组织效能。

监管维度:筑牢风险防控基石

  合规性监督的核心作用。内部审计的首要职能是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例如,在金融行业,审计需关注反洗钱政策执行情况等,通过建立合规性检查清单与动态监测机制,审计部门能够有效防范因违规操作导致的行政处罚或声誉损失。

  内部控制的持续优化。审计部门需定期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推动建立多元化评估机制;或通过测试审批流程,发现权限漏洞并强化授权管理。此类实践表明,审计是完善内控的重要驱动力。

  数字化转型下的监管挑战。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加深,数据安全与系统漏洞成为新监管焦点。审计需关注敏感信息加密措施、系统访问权限的合理性,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合规性。

管理维度:赋能组织价值创造

  内部审计的管理职能定位。内部审计虽然是在履行监督的职能,但也是控制的手段,最终也是管理的手段。内部审计不能脱离管理,要围绕管理的焦点发挥审计的职能,才能提升审计的价值。

  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不是发现问题,而是要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要通过查找管理中的漏洞,帮助把内控健全起来,帮助把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上去。内部审计不能仅关心每年查出了多少条问题,也要通过揭示问题降低风险。

  管理视角的拓展与平衡。审计工作不应该就审计说审计,就问题说问题,更不能本位主义,应该跳出审计看问题。管理视角意味着内部审计要会换位思考,也意味着内部审计要有战略眼光,还意味着内部审计也要讲究均衡和平衡。

  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传统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业务审计,而管理审计是内部审计的进一步发展。上至战略审计,下至人力资源审计、营销审计、效益审计等等。

经营维度:破解业务痛点与难点

  问题导向与解决方案并重。客观上说,问题不是审计人员发现出来的,而是在经营中确实存在的。在企业经营中,问题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造成,包括市场因素、行业潜规则等等。有些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知道怎么去纠正。内部审计不仅仅是把问题写进审计报告,而且要提出可行的、实实在在的审计建议,把这些问题带来的风险向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清晰的说明。

  独立性不等于旁观者。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从逻辑上,内部审计如果参与经营,确实会影响到审计判断的客观性。但是,审计部门也是组织的一部分,审计部门不能对经营中的痛点、难点无动于衷,或者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姿态,成为经营的旁观者。

  推动问题整改的协同机制。虽然问题整改的第一责任人是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但是审计部门也要帮助被审计单位分析问题整改难的原因,帮助找到整改措施。同时,审计部门需建立问题整改的督查及考核机制,多方位地促进问题整改,对屡查屡犯的问题要与相关部门联动,追究责任人员的管理责任。

  内部审计的监管、管理与经营痛点视角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风险防控—价值创造—问题解决”的治理闭环。未来,随着理念的深化,审计还需在保持监管合规底线的同时,强化管理赋能功能,深入业务痛点治理,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泰州农商银行 韩小娟

标签:审计;内部审计;管理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