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秀萍:"原生守真"笑阳书画诠释“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2025-03-24 18:1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聂秀萍  
1
听新闻

  乙巳年春分时节,南京南视觉美术馆举办的"原生守真"笑阳书画近作展,经过二十天的开放展示,完美收官。关于此次“草根画家”笑阳书画陶艺168幅(件)的集中亮相展览,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守护大地绿色联盟执行秘书长聂秀萍观后感慨如下。

  在北京时,我常听领导与同事讲述笑阳的创业精神故事,特别是他与朱新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传奇经历。虽然我是一名农业工作者,对书画艺术并不十分精通,但笑阳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深深地触动了我。

  站在美术馆展厅水墨氤氲的光影里,我仿若看见几十年前那个深夜,年轻的笑阳手捧无锡阳山水蜜桃,在江南寒露里守候艺术的真谛。这个被各种媒介传崇的故事,此刻在宣纸的肌理间复活,在焦墨的枯润里呼吸。作为与泥土打交道的农业工作者,我忽然读懂了艺术与稼穑的同源——都需在时光里酝酿,都需以心血来浇灌。

  通过观赏笑阳的书画作品,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背后的情感故事和精神内涵。艺术家的求道之路,总让我想起水稻育种:要经历九十九次失败,才能在第一百次遇见金黄的丰收。二十多年前,笑阳守候在大画家陈大羽门外的那个寒夜,何尝不是当代的“程门立雪”?只是他捧着的不是典籍,而是缀满晨露的果实;他求索的不仅是技法,更是艺术与生命的交融。我们作为新生代农业工作者,常在阡陌间播种希望,而艺术家在宣纸上耕耘精神的家园,不同的劳作方式,同样需要赤子之心的坚守与秉持。

  离开展厅时,春分的暮色正为画展披上金纱。那些悬挂的书画作品,忽然幻化成千只白鹭,驮着艺术的精魂飞向远方。这让我联想起,农科所培育的新稻种,此刻正在全国各地抽穗灌浆。或许当艺术的蒲公英与科技的稻浪相遇,便是这个时代最美的丰年图。也应验了一句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坚持与努力,各行各业都会开花结果。

标签:笑阳;美术馆;艺术
责编:张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