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门里的童年记忆
2025-03-16 21:1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曹宇  
1
听新闻

  南京中华门城堡承载着祖祖辈辈南京人的记忆,它庄严肃穆、高大厚重,那古朴坚实的身躯包容着一代又一代金陵人,见证了老南京发展的历史轨迹。二十多年前,我还小,中华门城堡是明亮而五彩缤纷的,它温暖又清新,充满欢声笑语,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环抱着每一个在它身上停驻的老南京人,也环抱着儿时的我。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城南人,自幼我就和外婆生活在中华门旁边的信府苑里,和中华门城堡只有一条马路之隔,童年,中华门城堡是我最爱去的地方。那时的城堡,在主城楼东西两边各有两条马道,通过马道后就可以到达主城墙顶部,这里的青草填满了脚下砖块的缝隙,从城墙顶部往下望去,长干桥和四周城墙景色尽收眼底。城堡中的藏兵洞随处可见,这些藏兵洞可以在战时贮备军需物资和埋伏士兵。而藏兵洞对童年的我来说是一个消暑纳凉的好地方,随身携带一张木头小板凳和扇子倚墙而坐,清风徐来,自由自在。阳光洒满脚下的草地,铺上一块餐布再放上一些小零食,伙伴们各自拿出口袋里的洋画拍起来……飞逝的时光也在此刻稍作停留。长大后了解到,整个中华门城堡采用巨型条石作为城门基础,并用大块的城墙砖砌筑,粘合剂则是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拌合而成,非常坚固。

  六月的中华门,篱笆栏里喇叭花的清香味在空气中飘散。每天清晨,卖早饭的小贩骑车穿过城堡的拱门来到城堡门前的广场吆喝叫卖,温暖的空气中混合着“蒸儿糕”与喇叭花的迷人香味,叫人流连忘返。那时,常有三三两两的过路人在这里买糕吃,也有晨练的人们在城墙上跑跑停停,整个上午,行色匆匆的金陵人在这里短暂停留,奔忙在上学或上班的途中。到了黄昏时分,夕阳将灰白的城门染成了旧牛皮纸的调子,停驻广场的行人逐渐增多,节奏也渐渐慢了下来。

  黄昏的中华门是一天中最欢闹的时段,放学后我时常会瞒着外婆偷偷跑去城门前的小广场上逛小摊儿,五颜六色的小摊儿错落摆放在暖灰色的城墙跟前,小孩儿们嬉笑打闹,像水彩纸上流动的水彩颜料,鲜艳而生机勃勃。此时画“糖画”的老爷爷,周围围着一圈小孩子,老爷爷把熬制好的糖料用小汤勺舀起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洒,画出各种动物造型,待糖料干透成型,再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得到糖画的我坐在城堡门前小椅上吧唧吧唧地吃起来,开心得摇头晃脑,满嘴粘的都是黏乎乎的糖稀。吃完糖画,小孩子们围着城门逛起小摊儿,那时的小摊充满人味儿,很多玩意儿都是摊主自己手工做的。记得在中华门城堡旁,有一座小桥,桥面上经常摆放着各种用石膏粉做成的彩色小玩具,老板两只手臂上挂着许多藤圈,在数米之外的地面画上一道线,让人站在线后掷圈,套中即得,那时候的我特别爱玩这玩意儿,套中一个能开心一整天。

  傍晚,城门的颜色逐渐加深,一排排的灯笼纸灯将城堡的一面照亮,在它的折角处形成一条明暗交界线。广场上的人们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片安宁祥和,回首望去,城堡依旧那么高大庄严,和白天相比,多了一份幽邃和神秘。手中黄白色的兔儿灯在深蓝的街道中晃晃悠悠,灯光照亮了回家的路,我远远看见外婆在院子口张望,不知她在那里站了多久。

  又一个清晨醒来,不远处的城堡门前“蒸儿糕”的香味再次飘来,喇叭花开满了整个庭院,一转眼就过了二十五年。

  如今的外婆和她生活的信府苑都已不在,而我也早已搬家,今年早春的某天经过中华门,才发现我已许久未曾来过这里了,我停下脚步远望着它,感觉陌生又熟悉。它似乎变了,错落的小摊儿不见了,儿时打闹的身影不见了。它好像又没变,城门上的巨幅对联在暖灰色墙面的映衬下明亮鲜艳,生机勃勃,城墙上漫步游玩的人们依旧不断传来欢声笑语。我笑了笑,中华门没变,它依然五彩缤纷。

标签:城堡;城墙;小摊
责编:高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