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他养他的故乡,成就了一位设计全才
2025-03-07 12:37: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王慧骐  
1
听新闻

  感谢好友、《泰州晚报》原总编辑翟明先生让我认识了一位设计师,并通过这部厚重的著作进入他所营造的一座陌生而又令人迷恋的艺术大观园。

  因为出书的关系,我与这位有着“泰州文化名人”称号的钱进先生有过两次短暂的接触,他儒雅的气质和待人的恳切与热诚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此书付印在即,他将定稿样寄给我,希望我也能写几句,并收入这本书里,以作彼此友谊的一种纪念。这份美意令我感动,确也无法推却。

  品牌设计师钱进先生

  设计,这个词在我的眼里有深奥和神秘的色彩,讲这个人是设计师,我立马会敬他三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先后主编过两本面向市场的文化类期刋,接触过诸如服装设计、舞台设计、图书或杂志装帧设计的专业人士,因此当我拿到这本皇皇四百余页的《形而尚:钱进品牌设计》一书,翻看目录时,便大为惊讶,心生叹服,一个人居然可以在这么多的艺术世界里展转腾挪,他涉及的设计领域竟然到了一种无所不包的地步。品牌设计、包装设计、海报设计、邮品设计、书籍设计、空间设计……如此这般多方面的进入并留下若干固化的作品,这充分表现了作为一名设计师勇于探索的不竭的创造力,同时也让这个人的名字在相对开阔的区域内获得足够的影响力。这种带有独特印记的设计符号,对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各色人等,在精神层面的覆盖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拿到样书的当日,我首先阅读了钱进先生的自序和题为《向阳而生》的后记,对他不凡的人生履历、在设计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路前行的轨迹有了大概的了解,且也引发了我对他成功之路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由于从小对绘画的酷爱和业已掌握的基本技巧,高中毕业后他通过当地劳动部门的文化考试,而进入当时家乡颇让人眼热的国营企业——泰州市人民印刷厂设计室,成为一名设计工作者,开始了他作为一名设计师的生涯。自序中他以充满感恩的笔触写到了几位极有来历的师傅如何引他入门,还写到了这座城市当时的一批国有企业也都重视各自的产品设计,这其实恰恰交代了这座城市对于设计理念较早接受並予以推行的一种基本底色。钱进在这家国营企业待了十八年,其间他抓住了包括去地区装潢设计大专培训班的学习和赴省城南京参加全国包装装潢设计高级研修班研修的机会,不断的工作实践和专业理论的强化,打造出了一名日趋成熟比同行具有更高眼界的设计师,而当改革来临,原有的国企淡出历史舞台,于是抢占先机的便是那些有所准备的智者。钱进后来跨出的这一步(即被当时如日中天的著名企业春兰集团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出任该企业企划设计部主任)是他重要的人生转折,也决定了他弹跳可能达到的高度。而站在今日,观察钱进在人印⺁工作的十八年,包括彼时整个泰州的一批重要企业对设计的看重,我以为那里是他得到很好起步的设计师的“摇篮”,是他后来成就若干大业,最初铸造其魂魄的“黄埔军校”。不知这样的观点是否合乎钱进先生内心的想法?

  阅读这座凝聚着钱进四十多年心血的各项设计作品的长廊,探讨他事业所以获得较大成功的秘诀,我觉得为这本书作序的南京师范大学倪建林教授的归纳与提拎非常到位,即“为家乡设计 与时代同步”。倪教授与钱进乃多年交谊,书中收有他们年轻时代在全国高级设计培训班上的合影,两人都戴着眼镜,都有一双炯炯有神、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眼睛,他们心契神合地走到了今天,倪教授对老友的成功用前面所引十个字来概括,并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认为他的设计作品首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时代同频共振;而其所有的创意则来源于对生活的悉心体察;再一条便是对家乡的坚守,为家乡设计。的确,为宣传家乡深厚的文化传统、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以及

  富有特色的家乡产品,是他整个“设计人生”最闪光的亮点所在。从泰州城市LOGO、有淮左第一园之称的乔园的LOGO、“歌舞巷”文创品牌LOGO,到 类似于走进千家万户的“嵌桃麻糕”、“封碗酒”“精卫创口贴”这样的商品包装,他设计的着眼点几乎都放在了养育他的这座美丽而厚重的城市里,他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技能,为推动城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做着自己(可能別人替代不了的)独有的贡献。这一亮点的体现,能看出钱进先生对家乡的忠诚与热爱,同时也能看出这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他能够审时度势,自觉地把自己的才能融进这座城市每一次每一处发展的契机中。天时地利人和,这部关乎人生哲学的大书他读得很好,读到了一定的境界。

  此外,从他收在这部书中作为压轴篇的“名家集萃”来看,也能依稀寻到他事业成功的脉络。泰州宣传、文化领域的一些领导或知名学者(如沙黑、董小潭、刘渝庆、薛梅、徐同华等)都是他经常请教或切磋的师友,从他们的文章里我更多地了解了钱进,也对泰州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他们笔下的这些文字不只是探寻城市无所不在的关乎美学的蕴涵,更多的是对“百姓日用即道”的领悟与推广。这可视为钱进人生所遇之幸——这座城市的一批深谙艺术之道的佼佼者,在与钱进日常交往中所传递出的学养,对钱进涉猎多门类的设计,其“润物无声”的作用与影响,我以为是不可低估的。

  还想稍作展开,对这位具有全才特点的设计师,做一点多侧面的探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与钱进有过一次通话,获知他在高中时代受徐一清和刘渝庆两位老师的影响,曾较长时间地热爱並发表过诗歌,这表明他的心田里生长并培育过这一特殊的艺术基因。在他很多的设计作品里,我看到了他作为诗人的特质,饱满的激情和不无奇谲的想象力,在那些线条、图案和画面的运用与呈现中,获得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当然,我称他为诗人,还包括我在他设计作品以外的文字里读到了他对亲人、师友和同道的诚挚之心感恩之心,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品,而人品的高度也往往决定了他在追求事业的路上能走多远。

  他已走过花甲之年,而他在战胜病魔后,以绝地反击、向阳而生的姿态面对未来,相信如他在书的后记中所说的,他仍会“悄然蓬勃”。我祝愿并看好钱进兄的明天。(王慧骐)

标签:设计;设计师;泰州
责编:邓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