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梅
2025-02-08 09:3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光献  
1
听新闻

  年初五的晚上,我对夫人说:“现在正是梅花开放的时候,我们明天到公园赏梅去。”夫人也是梅花爱好者,很爽快地答应。第二天上午,我们开车来到古林公园。一进大门,就能看到山坡上五颜六色的梅林,尤其是火焰一样的红梅,更是耀眼夺目。假期中到公园观赏梅花的市民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少人在梅林中漫步穿梭,打卡留念;有些老年人在公园广场上打拳、跳舞,尽情地呼吸着四处飘散的梅香;有几个少年在梅园间的道路上放起风筝,嬉闹玩乐。我们漫游在公园的小径上赏梅,一抹抹鲜艳的花色映入眼帘。有的梅花正含苞待放,以它独有的姿态傲然挺立于枝头,花苞虽小,却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有的梅花已经绽放开来,形成一片片绚烂的花海。仔细观看,花瓣薄如蝉翼,晶莹剔透,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今年,我和夫人已经是连续十余年在一起赏梅。曾经多次去过南京的梅花山、玄武湖、古林公园等地观赏梅花。每次赏梅,都成为我们陶冶情操、回味人生的良好时机,也为我们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一大乐趣。在我们家中,己经积累起数不清的梅前留影。

  我对梅花的喜爱,首先源自于古人诗词中对梅的赞美。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卷中,梅花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象征意义,赢得了无数古人的由衷赞誉。它不仅是冬天里的一抹亮色,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承载着他们对高洁、坚韧与希望的无限向往。梅花之所以备受古人推崇,主要在于坚韧不拔的品格。在万物沉寂的严冬,它依然绽放于枝头,不畏风雪侵袭,不惧严冬考验。它的花朵如火似霞,点亮了冬日的沉'寂,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不屈。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意思是梅花即便凋零,其香气依然弥漫,这种至死不渝的坚韧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古人。而梅花的高洁气质,更是让古人赞不绝口。它不与众花争艳,独自在寒风中绽放,保持着自己的清高与纯净。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恰如古人所追求的君子之风。苏轼《西江月·梅花》中颂梅“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己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元代画家王冕在《白梅》诗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他们都高度赞扬了梅花的脱尘超俗和与众不同。王冕还在《墨梅》诗中写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他以梅自喻,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只求内心清白的崇高追求。古人对梅花的赞誉,不仅是对其外在美的欣赏,更是对其内在精神的深刻领悟。梅花成为古人抒发情感、寄托志向的载体,承载着他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在诗词歌赋中,对梅花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古诗词中咏梅诗句不计其数,王维、王冕、李白、苏轼、陆游、李商隐、李清照等都是咏梅高手。咏梅诗词写得最多且好的诗人是张首洽。他一生为梅花写下了300多首诗,被誉为“梅花诗人”。他咏梅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例如,他的诗《梅花》中写道:“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环境和品质,含蓄地歌咏了梅花不羡繁华、安于僻处的高尚节操。我在闲遐之余,喜欢朗诵古人关于咏梅的一些诗句,有种难以形容的抒怀之感。

  另外,我对梅花的喜爱还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入伍前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度过。我的家乡在安徽淮北农村,以前的生活条件十分困难,时常没有饭吃和没有衣穿。同龄的伙伴一个个为此辍学,我忍饥挨饿、咬着牙坚持读书。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成为本村唯一能坚持下来上学的孩子。那时候,我时常用“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名言诗句来激励鞭策自己,不畏艰苦,经受磨难,在求学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付出必有回报,苦尽方能甘来。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全省重点高中、专区直属的“安徽省宿城一中”。因为“文革”的发生,我没有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梦想,走上了从军道路。入伍后,我仍然以梅花的精神要求自己,树立远大抱负,勤勤恳恳工作,脚踏实地苦干,决心以自己的坚韧和执着,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自己的光芒。虽然我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民的儿子,在高干子女众多的通信部队,一步一步地脱颖而出,逐步走上领导岗位。我最喜爱阅读毛泽东主席有关咏梅的诗句,尤其是他那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部队担任领导工作数十年,我把毛主席的这首诗装裱起来,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成为修炼品质、励志前行的座右铭。回顾自己的一生,在我面临生活和工作中一些挑战和困境的时候,正是梅花的这种不惧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给了我前进的力量和勇气。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就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之路。

  在我的一生中对梅花情有独钟。入伍后的一天,与我一同入伍的初中老同学找我聊天,讲到自己入伍前结了婚,老婆才生下一个女儿。他问我给女儿取什么名字比较好?我脱口而出“红梅”。老战友听取我的意见,真的给女儿取了“红梅”芳名。红梅健康成长,像梅花一样绽放。她后来到公安部门工作,担任了处级干部,表现十分出色。前些年,我在南京远郊的碧桂园买下一套双拼别墅,在院子里移植来一棵红梅树。每年冬末春初,梅树开出红艳艳的花朵,像一束艳丽的火把,我和夫人都十分喜爱。我们施肥浇水,精心呵护,梅花年年盛开。到梅花开放时节,我们要在那里多住几日,每天观赏。我家旁边的小桃园也种植着一些梅花,在梅花开放季节,我和夫人每天都要到公园里散步赏梅。特别是冬天下雪时,梅花在风雪中绽放更有一番景象。夫人最喜欢在雪地里与梅花同影,自喻梅花的高洁和坚强。由于我特别喜爱梅花,所以爱好观赏和研究一些画梅名家的作品。每当看到吴昌硕、任伯年、唐云等大家的梅图作品,都要反复观摩,爱不释手。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还融入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多年前,我收藏了被誉为“江南梅翁”的老画家严济勋的梅花四条屏,非常珍惜。有人向我购买,我不肯出手。我还从朋友处买来一副当代著名画梅大师王成喜的梅花图,精心收藏,时常拿出来欣赏。爱梅、护梅、咏梅、赏梅,都是对自己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和坚持,激励我们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不惧风雪,努力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标签:梅花;红梅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