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剑明|忆池老
2025-02-06 11:5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胡剑明  
1
听新闻

  池老,尊名池澄。1月28日在家中走了,享年93岁。他退休前,是在《新华日报》当记者,我那时是报社通讯员,得与先生相识30多年,因为他名字好记,热心又人缘好,所以,我一直就喊他“池老”。

  池老是文化人。作家,诗人,收藏家,赏石家,这都不是虚名,而是实实在的。

  他当记者时,就写诗、写诗评,报刊上经常可读到。他的诗是从传统中走来的,有古韵又多新意,给我许多启迪。记得有一次,我因“工作任务”,写了一篇较长的通讯报道,为了增加一点文气,就在文尾写了几句诗,他看后说,文章可以,诗吗,可以改得通俗些,没有读者会在看报纸时去查词典。诗,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感悟,如果没有感悟,不要硬写,就算再华丽,也显得虚无且无根。——这段话,我至今不敢忘。

  (池老夫妇)

  池老爱收藏,最有盛名的是收藏雨花石,他口袋里经常装着自己得意的小石头,遇到同好就拿出来给你“科普”一番,说这是什么奇石,呈现的是什么形象,或是江南一景,或是山高水长,或动物或人物……总能启发你的艺术想象力。他曾在江苏省作家协会驻会有年,有得发挥作家的灵感,在收藏鉴赏的同时,加以研究,写出“历史性”的《雨花石谱》,在南京出版社出版,他当年签名送给我一本,拜读后,我相信,这是第一部雨花石专著。

  后来,他在南京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雨花石协会”,团结了老南京一批爱石人,共同交流、研究、鉴赏,形成了一个“雨花石文化圈”。之后的日子里,他们选出精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办过雨花石展,还第一次上了央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以池老个人收藏的三百多枚雨花石,摄制成纪录片《雨花石趣话》发行。值得一说的是,从那时起,《南京日报》《金陵晚报》都有了名为“雨花石”的文艺副刊。

  池老在与我谈到雨花石时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时间在不断筛选你身边的人和事,不会有人永远陪你。但是,石不能言最可人,它却能陪你一生,走向永远。还说,一个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不能浅尝辄止,爱就要坚持,爱到痴迷,石头也能开出花来。

  (作者与池老)

  他退而不休,一生为爱坚持。在年近八秩的时候,开始从全国征集精品石,又在收藏家报送的两万多枚雨花石中,选出1200枚,每枚石头都配上点评和诗作,编著出版了《中国雨花石图典》,一页一石,图文并荗,上中下三册,精彩纷呈。可以说,他以执着的爱和渊博的学识,为南京文化之都开启了“雨花石赏读”的新篇章。

  那些年,我在一家杂志做编辑,有幸受邀,为池老的这本大著,校对部分书稿。书出版后,我登门欲付八百元购一套珍藏,池老坚持赠送我,而且是两套,并让老伴帮我包扎好。他说,这是南京特色的公益事业,你帮忙过,我不付稿酬,只赠送“重礼物”!呵呵!六本精装本,那重量相当于一袋大米,足足的精神食粮啊!

  今天,我睹书思人,敬挽池澄先生:

  雨花遗韵,赏石凝情,诗瓢有记缘无尽;

  德泽留芳,澄怀乐道,意境无穷信有灵。

标签:雨花石;夫妇;南京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