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林|象棋
2024-12-15 20:3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朱松林  
1
听新闻

象棋

□ 朱松林


  每到路边修旧摊点打烊时,周边附近小区的象棋爱好者就不约而同聚集在一起,在方寸间对弈。

  下象棋的硬件要求不高,只要有地方摆放棋盘即可;象棋老少皆宜,不分年龄,不分阶层;对弈方式也不拘一格,大都采用车轮战,赢的一方继续守擂,输的一方轮流换人攻擂。

  下象棋的棋友尽管相互之间不知姓啥名谁,但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在车轮大战的规则下,“观棋不语”似乎成了陈规俗套,格格不入了——棋友都希望攻擂守擂频繁交错,加快角色转换频率,让自己成为新的攻擂者,并守擂成功。

  “摸子动子”。在攻守双方都未“动子”前,棋友们窃窃私语,为各自的阵营出谋划策,“皇帝不急太监急”,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对弈者有时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懊恼不已,有时也为“一着定江山”的精妙而眉飞色舞,有时也为“犬牙交错,难解难分”而绞尽脑汁。

  “棋风绝对与棋手性格有关”。每个棋友的性格也大相径庭,有的思维敏捷,有的算计精准,有的优柔寡断,有的患得患失……

  我晚饭后遛狗时,经常在修旧摊点前驻足观看和学习双方的博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时间长了,我也欲欲跃试,一次偶然机会成为攻擂者,并有幸成为守擂者。“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下象棋的特点就是快,“快刀斩乱麻”“以快制胜”,在对手还没考虑到第二步时,我的第四步已经酝酿好了,步步紧逼,让对手忙中出错。

  “象棋是训练思维的”。我对象棋的爱好始于初二那年暑假,爷爷的发小雷宝生是位退休老师,他的象棋水平在我们那一带出类拔萃,每次来我家时,都教我背“将军挂帅决雌雄,卫士相随镇九宫。象跨方田隔南北,车行直道任西东。马经斜日防边塞,炮越重峦利远攻。兵卒勇前无退缩,渡河一步可横通”的口诀。

  熟记了这些口诀后,他又教我“双士缺象畏炮攻,双象少士怕兵冲”“一车十子寒,死子勿急吃”“卒子过河后应注意其他后勤子力(车、马、炮)须能配合以利推进”“中局炮胜马,残棋马胜炮”“占有先手时,宜避兑进攻主力”“马后炮、双马饮泉、卧槽马”“双车错杀”等布局走棋和兑子攻防的构思技巧和经验教训。

  “以战代练”。整整一个暑假,除了暑假作业、家务活外,就是和他对弈,尽管屡战屡败,但还是屡败屡战。他一直鼓励我,象棋要“悟”,任何时候不要放弃,要有韧劲和张力,“危”中藏机,要善于转“危”为“机”、“危”中觅“机”。

  高三生病的那一年,父亲很欣慰我还能下象棋。为了训练我的大脑思维,他每天都陪我下好几盘棋,而且他是有意让棋,以此来鼓励我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军校毕业后分到了电抗中队。冬天的一个中午,大家在宿舍的走廊内晒太阳,大队政委来中队了解业务训练进度后,正好看到我在下象棋。

  “你们哪个水平高,我来陪他下。”

  指导员不假思索:“小朱,你来陪政委下棋。”

  我很紧张,每一步棋都很谨慎,都在计算无误后才落手动子。印象中的第一局,走了步“马吃中兵”,政委可能考虑到我架空头炮的危险,没用马兑子,就是利用他这一顾虑,我单马炮瞬间过河,双车压制双士两腰,形成大兵压境的攻势,而他的车马炮均未过河,我全面压制,大概10个回合就结束了战斗。

  也许是轻敌的原因,第二局政委咄咄逼人,攻势凌厉,但我沉着应战,严防死守,见招拆招,最后用一记“马挂角”险中取胜。就这样连续下了五盘,政委一把都未“开胡”。

  一旁观战的中队长和指导员,面色铁青,政委走后,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不讲政治,让领导难堪,以后你怎么发展?分寸都不会拿捏,就不知道让政委开心吗……”

  我一言不发,自有想法:每盘棋都必须全力以赴,这是对对手的极大尊重;每盘棋都必须全力争胜,是让政委知道新干部有永不言败的精神。下棋都能玩花招的人,绝对是不忠诚、没担当、靠不住的。

  那一年,我从六名新干部中脱颖而出,破格晋升为副连职分队长。

  其实,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每走一步都很慎重,千万不能“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象棋没有常胜将军,人生也没有永远的赢家,但只要不懈努力,就会无愧于人生。

标签:象棋;下棋;棋友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