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献|红薯伴我度人生
2024-12-09 11:52: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徐光献  
1
听新闻

  红薯,是在全国多数地区都生产的一种农作物。在不同地方有不一样的叫法,北方一些地区叫红薯,江南一些地方叫地瓜,还有的地方叫山芋等。红薯是我从小时候就很喜爱吃的食物,它与我相伴一生。关于红薯的故事,给我留下不少记忆。

  在我的家乡淮北地区,红薯是主要农作物之一。那里的主粮有小麦、黄豆、玉米和红薯,以前还生产高粱和谷子,现在越来越少了。红薯一般是春夏之交或者麦收之后栽种,秋末冬初收获。红薯既可以直接蒸煮吃,也可以晒成薯干,磨成面粉,或者把薯干作为酿酒原料。红薯还可以做成淀粉和粉条,是用途广泛的食物。红薯从地里收获以后,都要挖地窖储存,可以吃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五、六十年代,淮北地区时常遭受水、旱灾害,农村生活困难,群众能有红薯和红薯干吃就非常满足。父母外出参加挖河劳动,我们兄妹和奶奶天天煮胡萝卜吃,锅里能放上几只红薯,就高兴得很。我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粮食少,每星期往学校带去最多的食物是红薯或红薯干。我每顿取出一点装进饭盒里,放在学校食堂的大蒸笼里蒸熟当饭吃。与我坐同桌的孟献宜同学家在山区,家庭种植的红薯比较多,生活比我家好。每当我带去的红薯不够吃的时候,他都慷慨地支援我,让我十分感激。后来,我们一同入伍到部队,成为关系最密切的老同学和老战友。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红薯发挥了大作用,救了不少人的命。家中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就吃红薯和红薯干。红薯和薯干吃完了,只能吃红薯叶和红薯干。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大家把红薯杆晒干磨成粉做馍吃,乡亲们戏称它叫“五香粉”。用这种“五香粉”做的馍又涩又苦,十分难吃,没有多少营养,只能用于填肚子。我那时只有十岁左右,最怕吃这种馍,但是不吃又会饿肚子。60年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乡亲们长时间没粮食吃,全靠吃野菜、树叶和草根等充饥,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生产队长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偷偷地把生产队储存在地窖里准备做种子的红薯拿出一些分给大家吃,在关键时刻救了一些人。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家中分到一块自留地。父母为了让我在学校有红薯吃,把自留地全都种上了红薯。星期天回家,我就到地里锄草和翻秧,想让红薯有个好收成。秋收季节,父母把自留地里产的红薯和生产队分配的红薯都装到地窖里保存起来。我每个星期天回家都带一些红薯到学校里当饭吃。以前,我的家乡农村有句顺口溜“红薯饭,红薯馍,留开红薯不能活”。说明那时农村生活的艰苦和对红薯的依赖。我们常常戏说自己是吃红薯长大的,此话一点不假。

  我入伍以后,部队驻扎在南京江宁的方山脚下。方山是座万年前的死火山,山体周边几公里范围内都是深厚的红土层。在红土地里种出来的红薯淀粉和糖分多,非常好吃,以前南京的城里人最喜欢吃方山出产的红薯。方山地区的农民习惯在山坡地上种红薯,收获季节运到城里卖。我们部队在营房外的山丘上开荒千余亩,每个连队都种植几十亩至一百多亩红薯。我当战士和基层干部时,经常参加栽红薯和刨红薯劳动。连队每年都收获万余斤红薯,除了一部分用来喂猪以外,连队食堂里经常有红薯稀饭和蒸红薯吃,让我体验到家乡生活的味道。

  七十年代初,为了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组织驻宁部队到南京市郊的青龙山种植地瓜下蛋和粗杆高梁。我们团作为军区直属部队,首当其冲地被拉上去开垦荒山。团首长带领全团官兵一齐出动,与兄弟部队一起大战青龙山。各个部队情绪高涨,干劲冲天,掀起了劳动竞赛。为了取得“地瓜下蛋”的好收成,上级要求我们翻地七、八十公分深。山坡地既坚硬又有石头,挖起来非常艰难。许司令和肖永银副司令等军区首长经常亲临工地视察,为大家加油鼓劲,他们还与官兵们合影留念。由于土地挖得深,秧苗插得深,肥料上得足,几个月后地瓜真的下了蛋,获得大丰收。每棵瓜藤上结出一层层一串串果实,又多又大,非常喜人。据估算,每棵地瓜平均产出七、八斤重果实,最多的达到三、四十斤。后来把这些地瓜切晒成干,一些上交给国家粮库,部分酿制成白洒。

  我担任团政委以后,为了促进连队养猪种菜,我们建立了“常委菜园”,团党委“一班人”以身作则带头种植蔬菜。除了栽种蔬菜以外,我和团长每年还要种一、二亩地红薯,收获几千斤,交给机关食堂调剂伙食。我们把部分红薯窖起来,一直吃到第二年春天。93年初,我调到军分区工作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市场有红薯卖,我都叫机关食堂买一些来食用,一直没有改变吃红薯的习惯。

  从部队退休回到南京后,我仍然没有改变喜欢吃红薯的习惯。夫人知道我爱吃红薯,经常从市场买一些回来,家里的红薯常年不断。我们锅里蒸的有紅薯,做稀粥必然放红薯。离开了红薯,就感到吃饭不满足,生活中少了什么。根据中医介绍,红薯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和血补中、宽肠通便、增强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衰老、辅助降压和保护心脏等功效。我怎么也没想到,吃红薯竟有这么多好处。事实上,由于长期地食用红薯,使我受益多多。我虽然年事已高,仍然保持着适度的体重和健康的体魄,基本上没有“三高”和便秘等疾病的困扰。现在的生活再好,我都改变不了对红薯的爱好。我对红薯多中情,红薯伴我度人生。

  (徐光献)

标签:红薯;地瓜;部队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