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涛|未雪的塞北别样情——宁夏、内蒙旅游散记
2024-10-20 17:1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澜涛  
1
听新闻

  去过新疆的人都说新疆美;去过青海的人都说青海美;去过云南的人都说云南美;去过黑龙江的人都说黑龙江美。我们携程旅行南京南湖旅游团队的人,刚参观过内蒙古额济的怪树林、胡杨林、雅丹地貌,欣赏过居延海的日出,无不异口同声地赞美内蒙古美。真乃神州大地无处不飞花,处处美如冠玉,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在塞北的雪还未降临的晚秋时节,笔者跟随携程旅行南京南湖自班旅游团队去那里观光揽胜,记录了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如下触景生情的旅游散记。

  塞上江南 秋意迷蒙

  10月的塞北,秋意深浓,风波渐寒,被吹落的一片片金色的黄叶,飘落在银川的大街小巷的道路上,随风落入东去的黄河里和翠湖的水面上,构成了塞北江南秋光奕奕美丽的自然画卷。

  从某种程度上讲,能够跟江南鱼米之乡相媲美的地方,不在两湖、两广和其他的省份,而是在无需争议的宁夏银川。因为这里的土地得到了秦汉以来修建的黄河灌渠的滋润,阡陌良田,绿野苍翠,稻麦金黄,加之湖泊众多,湿地连片,风景秀丽,史称塞上江南,抑或塞北江南。

  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听见黄河的水哗啦啦地向东流去,波光粼粼的银色飘带绕城而过,像晶莹剔透的器物系在塞北重镇银川的腰间,弥漫着珍珠般的光芒;看见贺兰山遮挡西北利亚的寒潮来袭,把10月温润如玉的宜人气候留住;分享到沙湖、沙坡头等国家5A级景区美丽景色,领略到塞北江南的风情,别具一格,大自然的笔法在这里描绘的是一幅淳朴、厚重、奇瑰、古灵精怪的图画,展示了她与众不同的特质和魅力。

  不来宁夏就不知道她有多美,美的使人感到惊艳与震撼,居然在荒原沙漠的旁边,还有江南风光的呈现与土地的肥沃,这便是游人眼里“塞上江南”情景的美轮美奂、美如冠玉般的存在。

  其对比是那么的强烈,像一个变化多端梦幻般的剪影,粘贴在窗棂上和一本厚重的书籍的扉页上,彰显了塞北冰壶秋月一般出众的美,成为游人视线里目不暇接的深情瞩目的愉悦分享。

  塞北的气质与旷达的胸襟,在大雪纷飞的季节还未到来的时候,已经把她的前奏曲在荒漠与绿洲交织大地上,唱响和悦鸣!

  才见大漠金沙,又见黄土高坡和丘陵;才见水乡绿稻,又见林翠花红,景观遍布,多姿多彩。水洞沟遗址、贺兰山壁画、西夏王陵、须弥山石窟、泾河源老龙潭,以及华夏西部影视城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为交织,融合的那么巧妙,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宁夏在游人的眼里,像一个刚刚揭开面纱的少女,将外界的美与内在的美融集于一身,胜过了锦绣江南的颜如玉,像沙漠、黄河、绿洲与星罗棋布的景观,用了联袂而奇阙的笔法,勾勒出的一幅绚丽多彩的塞北江南的画!

  怪树林影子的诡异 隐藏不为人知的秘密

  黑水城复古的戒备森严,怪树林可见的古灵精怪,两种不同的情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确切的说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互为交融、肝胆相照的体现。

  10月15日下午,当笔者和家人跟随携程旅行南京南湖旅行团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西南不到30千米处,看到传说中与黑水城近在咫尺的大片枯死的胡杨时,十分敬佩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胡杨,竟然在它死后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还能铁骨铮铮地耸立着挺拔的枝干,即便是在它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躺着,依旧不失完整躯干的形,沉睡在曾经供它生长成材的大漠孤烟直土地上。

  真乃眼见为实。笔者被胡杨的这种“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折服,完全彻底地相信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传说是真的,真的像一座顶天立地的丰碑伫立在眼帘,进而从内心深处由衷地赞叹胡杨树就是树中的伟丈夫!

  相传在黑水城的遗迹存在近800年的时间里,棵棵死去的胡杨,一直就象征着西夏王朝哈拉巴特尔将军及其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悲壮的历史岁月,使怪树林越发显得崇高伟大和坚贞,实属威武不能屈的生动写照。

  忆往昔,拥兵自重的成吉思汗,带着他锐不可挡的军队,大举进攻黑水城,骁勇善战的哈拉巴特尔将军,带领西夏的将士们冲出城外,誓与城池共存亡,跟来犯之敌作殊死搏斗,一路拼杀,不屈不饶,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灭在距离黑水城南不远处的怪树林。

  天地同哀,胡杨垂泪。胡杨见证了这段曾经旁发生在它身旁的悲壮的历史惨案,这使它死去躯干心甘情愿地与黑水城、哈拉巴特尔及其将士们共长眠,因而使得这片苍凉的怪树林,承载了深刻的历史内涵。

  荒漠里生动感人的传奇故事,笔者和家人及携程南京南湖旅行团队全体资深旅友,无不带着带敬仰的心情参观怪树林,看见它们或而如铿锵的身影耸立着,或而像热带草原上的面包树那般展示着苍劲的枝干,或而俯身斜扎在沙包上,或而散乱地平躺在地上,或而一丛丛、三五成群的排列着,古灵精怪,形态各异,跟它近旁生长着的胡杨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与之拍照、合影留念,包括笔者和家人,把这分享的难忘时光,留在额济纳怪树林和黑水城,储存在手机图库里,成挥之不去的记忆。

  笔者在仔细地观察了平躺在地上、早没生命力的胡杨,发现它们的干与槐树、杨树、桑榆、梧桐树及其他的树有所不同,其木纹由螺旋式的扭曲和放射状的形态组成,触碰时有坚硬、锐利和扎手的感觉,或许胡杨就是凭借这般如此优秀的质感,耐风化和剥蚀,成就了它倒而千年不朽传奇,进而以地为床,紧密地依偎着松软的沙漠而眠,忠实地守护着哈拉巴特尔及其牺牲在黑水城将士们的英灵。

  胡杨所懂得的,正是我们所敬仰的;胡杨死去而不朽的骨骼,正是我们所钟爱和赞誉的;怪树林的胡杨多姿多彩,正是我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参观的吸引力和好奇感所在。

  额济纳旗,你因胡杨闻名遐迩,大自然的这般恩赐,是你的莫大荣幸。因为你在神州大地的家园里,无疑成了我们游人共同的向往而来,我们陪伴你一起骄傲自豪!

  三千年的守望 只为你的到来

  金秋十月的内蒙古额济纳,是以胡杨为主人公书写的璀璨辉煌的精彩篇章。

  在地球上生存了6500万年的胡杨,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胡杨扎根土壤的深度达到50多米,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树木,能够像它那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依然能弘扬基因里具备的“生长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精神,成为名副其实的抗干旱的强者;耐盐碱的克星;斗风沙的勇士。

  就在当下的季节里,是额济纳的胡杨最美的时候,满树的金碧辉煌、成片成块的黄灿灿的叶片,构成了金色的、接天连叶的林海,像流金的浪潮那般波澜壮阔、气度恢弘,是秋的气象里最为绚丽的风景。

  额济纳胡杨林色彩斑斓的秋景图,巧妙地用1~8道桥将其做了紧密相连,宛如用了一根线条串联了颗颗闪光的珍珠,构成了漂亮的珍珠项链一般美丽。

  除了头道桥在景区大门外,从二道桥开始,桥桥有名子有风景:诸如二道桥叫“倒影林”;三道桥称“红柳海”;四道桥为“英雄林”;五道桥叫“土尔库特庄园”;六道桥暂不开放;七道桥称“梦幻林”;八道桥为“巴丹吉林沙漠”。

  桥桥连着景:二道桥有沼泽地,在这里能看到胡杨的倒影,是游人观赏胡杨最美的地方之一;在三道桥看胡杨的远影,这里是戈壁红柳集中展示区,塞北常见的植物,当地心灵手巧的人常用红柳编织箩筐、漏斗、筛子和席子等器物。红柳不高,但耐干旱,它的根系能深入地下30多米,满足了它对生长水分的需求;四道桥内是粗壮魁梧的胡杨,象征北方汉子粗犷豪放的性格,因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章子怡等主演的电影《英雄》在此拍摄,因此而得“英雄林”的称谓;五道桥叫土尔库特庄园,实际就是供游人休憩和用餐吃饭的地方,在这里既可以买饭吃,又可以吃各自随身携带的午餐;六道桥神秘,七道桥之所以被称为“梦幻林”,是因为这里的胡杨相对比较年轻,它的叶黄的比较早,当景区内的胡杨还绿叶分披的时候,它就领衔开始色彩斑斓的梦幻之旅;八道桥是收官桥,到了景区的尽头,用“巴丹吉林沙漠”,向游人作深情道别。此时对沙漠有兴趣的游人,可以花点钱乘坐沙漠越野车,或骑骆驼深入沙漠腹地观光,亲身感受神州“四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的博大精深、广袤无垠。

  胡杨在蓝天下展示靓丽的身影,在秋阳的映照下格外地璀璨夺目;胡杨那被荡漾的秋风吹落的叶片,像极了金色的彩蝶在空中飞舞,优雅的落在地上,依旧是金光闪闪的、色彩斑斓的颜值的再现。

  笔者从地上捡拾一片胡杨的叶,跟同样黄灿灿的杏叶作比较,大小和形状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胡杨的叶边带有齿状,像剪纸艺人精心剪出的作品那么漂亮,增添了叶的造型的美感,可当不用花钱购买的书签使用,弥漫着书卷扉页的芳香气息。

  参观过黑水城的怪树林,再欣赏额济纳的胡杨林,其感觉亦是不尽相同的:怪树林里多数是已经死去的胡杨,正在经历它千年不朽的旅程,与其近旁活着的胡杨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老死的胡杨古灵精怪、形态各异的美,象征着西夏守城将士们灵魂的守护神。

  然而,额济纳的胡杨绝大多数是活着的身影再现,正在经历着它生长千年而不死的首席旅程,其树干粗大、高耸魁梧、枝繁叶茂,具有领头雁一般的生命活力与前瞻瞭望,即便是其间夹带着枯萎死去的胡杨,亦是凤毛麟角的散落,不影响大面积胡杨茁壮生长的势态。这便是金秋十月额济纳26000公顷范围、全球面积最大、千年古树最多、生态景象最为壮观的生态胡杨林海的呈现。

  每年的10中旬是额济纳胡杨最为璀璨辉煌的时节,来自全国络绎不绝的游人,目睹它靓丽的风采,纷纷跟胡杨合影留念,我和家人及携程南京南湖的一众资深旅友,人人都拍了很多心仪的照片和录像视频,既丰富了图库的收藏,又记录了深秋胡杨之美、和跟胡杨互动交流的难忘时光。

  我们中有不少爱美的漂亮女士,身着一袭红装穿、携带手机摄影神器,笑靥如花地穿梭于额济纳胡杨林打卡景点之间,绚丽着装与胡杨金叶红黄相互间,像美丽精灵一般游曳在偌大的胡杨林海,做着人文与自然景观交融的互动,笔者懵圈了,不知道是人美了胡杨林,还是胡杨林美了人呢?她们一步步实施先前的旅游攻略,取得了满意的收获,真的做到了不虚此行。

  胡杨啊,你的秋色之美是世人的共识,声誉卓著,闻名遐迩;

  胡杨啊,你用“三千年的守望,只为你的到来”的深情表白,让无数双热衷欣赏你深秋绝色芳颜的嘉宾们,会聚在你的璀璨辉煌的林海,近距离地分享你美轮美奂的色彩;

  胡杨啊,你是额济纳深秋最为精彩的乐章和名篇,你奏响的是新时代秋天的交响曲,旋律是那么优美、动听,听醉了耳,迷醉了人!

  海鸥为日出伴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早晨5点从额济纳出发去看居延海日出的时候,天空里布满的星斗还在眨着明亮的眼睛,看不清地面四周的任何景物,大巴车打着车灯行驶,到那儿时看见夜色里黑压压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都是人,捷足先登者早把1号观景台(观日出最佳位置)挤的无法插进一个人的地方,我和家人及携程旅南京南湖旅行团队的资深旅友们,只得乘坐景区的观光车去稍远一点的3号观景台去看日出。

  10月中旬的居延海,冰凉如水,寒意袭人,穿着带内胆的冲锋衣、戴衣帽,仍感觉有点儿冷,起码相当于南京12月份天气的样子。

  日出的时间是7.40左右,我们到达景区的时间为6点,天还黑着,意味着我等观看居延海日出的人们,需要在冷嗖嗖逼人的寒气里,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看到太阳从居延海地平面上升起。所有的人都卯足了耐心,等待激动人心的这一刻的到来。人呐,总是对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没有丝毫的怨言。

  7.38分,居延海晨曦初露,天边渐渐地泛起红晕,由浅及深,范围越来越大,顷刻间,周边的云彩被金色的光芒所笼罩,我们看见了居延海的日出,一点一点的跃跃欲出、冉冉升起,终于在清晨7.43分的时候,随着成百上千只海鸥展翅伴舞、翱翔呐喊,露出了她少女般红扑扑的、羞涩而又清亮的脸蛋,如红粉佳人一般靓妆出镜,映红了天幕和居延海。一轮红日出,天涯共此时。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先前屏住呼吸,怀揣耐心等待日出的人们,情不自禁地爆发出抑制不住的掌声和欢呼声,毕竟日出象征人生的向往与希望,好似催人奋进的新生的力量源泉的诞生,寄托着新的一天美好征程的起头和开始。

  新一轮太阳的光芒,穿透了高远的云层撒向大地,上观看日出,其视觉效果是不尽相同的,多了海鸥翩翩起舞如同一位优雅的舞者,轻盈地登上了天际的舞台,亦为居延海新的一天闪亮登场、启程与开端。

  笔者以为,在居延海观日出跟在青岛、大连、泰山、黄山、峨眉山、庐山,乃至帕米尔高原伴日而出的情形,增添了难能可贵的动感,此乃居延海日出最为鲜明的特质和看点。

  历史沉淀的厚重。居延海是古老的海,秦汉时叫做“居延泽”,唐代时改称“居延海”至今。相传老子完成他的名著《道德经》之后,经函谷关来到居延海,出道成仙,投海而去,这便有了仙人海的称谓。只是居延海是个移动的海,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或大或小,历代后人想祭奠老子,苦于找不到确切的位置。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带兵前来居延海讨伐匈奴,收复了这里大片土地,从而为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作出了彪炳千秋的贡献。当然还有隋唐及宋元明清的众多的名将名人,跟居延海亦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他们分别在此完成过历史使命,并且跟我们一样,在此见过居延海的日出,一样看见日出从居延海升起的情景,无尽的怦然心动,皆为古今相同的感慨:弱水浮赭珠,流沙映红霞。芦苇簇冰凌,群鸥翔朝华。

  居延海日出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她纯净、辽阔、孤独之美,在于她“海鸥为日出伴舞,秋水共长天一色”独一无二的美,尤其是她用杏黄色的暖融,回馈在寒风中等待她的人们,开启了人们无限欣慰的新一天的美好征程!

  倾听鸣沙歌谣 领略峡谷幽深

  造物主不仅赐予北部边陲内蒙古的胡杨林、怪树林、居延海日出,而且还赐予它宏伟壮观的雅丹地貌,这便是10月18日上午,我们携程旅行南京南湖团队参观的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座以沙漠为主体的雅丹地质公园,为内蒙古阿拉善独有,并且承载和耸立了沙漠与石块组合的最高峰,不啻是个令人惊艳的奇迹。

  我们亲眼目睹,景区里除了大门是由人工制作安装而外,没有一处使用现代材料改造的痕迹,包括地面与峡谷行道在内,完整地保留了生态观景的原始面貌,这在别的地方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事情,把一个沉睡在沙漠荒原里的雅丹地貌,跨越了遥远的时空展示在今人的眼前。

  这里雅丹地貌的形成,在地质学家那里有明确的答案:数百万年前内蒙阿拉善这里,是古海洋的一部分, 随着地壳变迁, 海床慢慢地抬升,一度山水在此并存,含铁元素的石块经过水流的荡涤和冲刷,形成了一处处浅赭红色的、怪石嶙峋的独特地貌,演绎为峡谷深深与沙漠并存的自然景观。

  风是这儿的强项,我们参观时正风6级,每天都是这样不停地刮着,使人有被风推着走的感觉。伫立于最高处的峰峦上,若不握紧手里的手机拍照,必会被山顶上呼啸的风,吹落到近旁幽深的峡谷间,摔成天女散花般的碎末。

  据说在大风暴来袭的日子里,被卷起的沙漠尘埃,撞击在赭红色的山石上,能发出如天籁之音一般的声响,像大自然放开咙喉鸣唱,传递它遥远的世纪情歌。若撞击在游人的脸庞,亦如鼠标点击键盘一般的灼痛,以显示它暴风骤雨般的威严!

  走在峡谷深渊的沟壑间,狭窄的通道两侧,壁立千仞,奇形怪状的雅丹石,一块块、一片片、一处处地映入眼帘,丰富了每一个游览者视线的观感与想象:

  有的雅丹石像信男信女含情脉脉的对视着,如唐玄宗和杨玉环那样的爱慕,深情地注视着彼此,好有“莫非群玉山头见,会当瑶台月下逢”亲吻之悦,这就难怪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里的人,要将其赞誉为“世纪之吻”的打卡景点,使来此参观的人纷纷与其合影留念,这其中包括笔者和家人以及携程南京南湖旅游团队所有的人,一个不落地如愿以偿,留下了各自与“世纪之吻” 的心仪合影美照。

  有的雅丹石形如竖着耳朵的豪猪,卯足了劲头,试图想毫发无损地穿过数米宽的通道,到那边的鸣沙山上去觅食充饥,只要那里没有狮虎熊豹,那边就是它赖以生存的新的领地和家园。

  有的雅丹石像乌龟、老鳖和青蛙在田野里爬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快乐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像奥运火炬,用雅丹石凝聚的力量高举着,将火种传递的动感变的惟妙惟肖;有的像复制粘贴的十二生肖的图像,栩栩如生,越看越像,越想越有意境,足以能让想象无限驰骋,怎么想亦不为过矣。

  笔者以为,雅丹地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艺术杰作,展示了自然之美远远超越和突破了人们想象的无尽魅力。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雅丹地貌,以高耸的沙丘屹立在沙漠的岩石之中,每一块都像被风剥蚀过的雅丹群雕,用它造型的奇特,在诉说它岁月的沧桑和不为人知的过往。

  在参观结束之际,笔者伫立雅丹之巅,放眼眺望,只见一片片波澜壮阔的雅丹景观,像视频里精致的图像那么美丽、看好、动人,尤其是那多姿多彩的浅赭红色的斑斓色调,既让人浮想联翩,又让人叹为观止,倾听鸣沙歌谣,领略峡谷幽深,令人流连忘返,久久不舍离去……

标签:塞上江南;胡杨;秋意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