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亚明诞辰100周年|时代风貌 卓然名家——“新金陵画派”亚明艺术鉴析
2024-10-07 09:03: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赵启斌  
1
听新闻

  “江苏画派”( “新金陵画派” )是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所创立的、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个山水画绘画流派,称 “江苏山水画派” 或“新金陵画派”,由于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余彤甫、丁士青、张晋、张文俊以及其他几位著名书画艺术家吕凤子、陈之佛、林散之长期在江苏省国画院供职,故又称三老九大家。这一绘画流派因其艺术主张和创作原则与与陕西崛起的“长安画派”有共同之处,故往往将“新金陵画派” 与“长安画派”共举,共同成为五、六十年代以来最为主要的山水画流派之一。“江苏画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崛起的一个绘画流派。1957年2月江苏省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昭示“江苏山水画派”黄金时期的到来。1960年九月以江苏国画院为主体,成立江苏国画写生团,壮游两万三千余里,在北京举办“山河新貌展”,成为“新金陵画派”崛起的重要标志。此一画派以“两万三千里写生”为契机,冲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将传统的绘画形式与新时代的题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确立了其在新中国绘画史上的历史地位,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现阶段中国画的发展。

  “江苏绘画流派”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路线,感悟生活,关注民生,关爱自然,贴近大众,有着鲜明的笔墨语言和艺术个性的追求。此一画派的主要成员有:傅抱石、钱松岩、亚明、宋文治、魏紫熙、张文俊等。亚明曾长期追随傅抱石致力于绘画创作,他的画风无疑深受傅抱石的影响,成为“傅抱石画派”的重要一员。“傅抱石画派”是傅抱石所创立、以师承和绘画风格相近而命名的一个绘画流派,是现实存在而没有被发掘整理的一个现代绘画流派。“傅抱石画派”的画家深受傅抱石绘画观念和绘画风格的影响,强调自我个性的表现和时代特征,绘画创作注重写生,在整体风格上有着较为一致的绘画风貌。这一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有:傅抱石、亚明、伍霖生、黄纯尧、张文俊、傅小石、傅二石等,亚明不仅是“江苏画派”的领军人物,显然也是“傅抱石画派”非常重要的核心画家。

  亚明(1924-2002),现代画家。安徽省合肥市人。“江苏画派”( “新金陵画派” )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原名叶家炳,斋名悟园、觉斋、沙砚居。历任记者、美术编辑、画报主编、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美术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顾问、中国美协常委等职,是“新金陵画派”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早年仅读过小学,幼年丧父,卖烟糊口,爱好图画。十五岁参加新四军游击队,十六岁参加新四军。1941年转入淮南艺术专门学校学画。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军转战于安徽、山东、江苏三省。1949年由部队转业至苏南地区党委宣传部,在无锡主编《苏南农民画报》,与苏南美术界开始广泛接触,结识了吕凤子、钱松喦、周怀民、秦古柳等一批国画家,逐渐走向中国画创作之路。

  亚明国画主攻人物,师法梁楷、任伯年,师法宋代院体绘画,线条劲挺,设色厚重,又吸收梁楷的简笔泼墨和任伯年的灵秀润泽的绘画特色,奠定了人物画基础。主要作品有《织网图》、《丰收归来》等。山水则师法石涛、傅抱石等,笔墨灵秀简放,苍浑纵秀。主要代表作品有《长江万里图》《黄山揽胜图》《日寇南京大屠杀》等多幅巨制长卷。亚明现存绘画作品主要有:中国美术馆藏《出钢图》《峡江云》、江苏省美术馆藏《海滨生涯》《越南琴韵》《碧螺春汛》《空山松子落》《安徒生家乡》、江苏省国画院藏《争分夺秒》《得赫特拉山口》等。《高峡出平湖》即是亚明根据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词意而创作的毛主席词意画作品,表达了画家对建造祖国三峡工程的憧憬以及豪迈的精神情感。在画家及诗人心目中,三峡大坝的建成无疑会使大坝以上出现碧绿的湖面,这将成为三峡出现的新景色。因而他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绘画技法,围绕幻想的高峡湖面进行组织画面,创构出了高峡平湖及其周围的人文、地貌形象,群山倒映,无数的峰峦不断涌来。花青、翠绿、浅绿的笼染和各种点法的运用,使画面出现苍翠迷濛的境象,将三峡地区特有的地貌特征非常逼真地再现出来,让人不由不惊叹画家笔法的高妙和绘画才性的不凡。三峡大坝的桥洞中,白色的江水正滚滚奔腾而下,震耳的鸣声轰鸣在山谷间,近景浓郁的树木也给人带来沉沉的水气丰厚充沛之感。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新三峡画卷啊。化长江水害为水利,是上自国家领导、下至一般普通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当三峡大坝已经屹立的今天,再看亚明当时创作的这件作品,不能不产生沉重的历史感慨。其间蕴藉着的诗意、精神感触、浪漫情怀和真切的梦想,激励、牵动着多少的心灵啊。亚明的此件《高峡出平湖》用笔线条劲挺,墨色富有变化,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用水、用墨的功能,设色厚重空灵,给人以清秀润泽之感。

  另一幅作品《芙蓉国里尽朝晖》则是亚明依据毛主席诗词《七律·答友人》创作的中国画作品,通过独特的画面构思,极为具体形象地表达出了亚明对毛主席《七律·答友人》诗词意象的把握和理解。此件作品近景作一眼无尽的桔子树林掩映在清晨的熹微之中,枝头、浓郁的桔叶深处结出了累累的红色硕果,为即将铺满大地的朝晖境象增加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江中帆船在自由地航行,江堤上行人已经开始走动,隔江对岸茂密的楼房、街道、工厂和商店也似乎刚从睡梦中苏醒过来,烟雾飘浮云空,将新生的共和国欣欣向荣的精神气象呈现在画面上,古老的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亚明充分吸收了中国画擅长于造境的长处,将现实中写生得来的具体感受加以主观改造,从而营造出如此具有传统中国写意画特色和深厚现实感触的画面新氛围,成功地表现出毛主席诗词优美、壮阔的精神基调。

  亚明的绘画具有相当深厚的笔墨底蕴和情感内容,也因其杰出的艺术造诣和绘画成就而成为“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重要创始人,与“新金陵画派”的其他画家一起引导了中国画新风的出现。

标签:画派;傅抱石;绘画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