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桐淦|想起了“缪昌文胶”
2023-06-25 16:5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周桐淦  
1
听新闻

  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成立8周年了,8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算长。因此,有幸被邀请参加“喜看江北新变化”和“文学与城市建设”座谈会时,心想,权且看看江北新城吧,车行江北,造型各异的特色建筑的确不少。至于新区的“内涵”——高新科技的引进、开发、应用、“智造”,可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没有想到,原定半天的参观考察,走马看花,大家在主人前引后催的情况下,到中午一点才万般不舍地移步餐厅。说实话,的确被震撼了。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里,电脑屏幕上跳跃着的小白鼠的脑电波,把传说中的“脑机接口”,活生生地显示到你的眼前。在智能制造产业园,由30多位博士生亲手设计制造的无人驾驶实景“微缩”,从汽车的行驶、避险,到停车、入库,一律自动操控,看得人兴奋不已。中车南京浦镇车辆公司和南京钢铁厂,两家百年老店的返老还童和青春勃发,特别是新植入的智能遥控指挥系统,直让你以为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上海浦东新区,来到了珠三角和深圳特区。

  边走、边看、边想,感慨良多,我想起2020年8月参加的深圳笔会。共和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深圳建市在1980年。2020年8月,深圳举行建市40周年系列活动,因第一波疫情刚过,穿插了一个小型笔会,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蔣子龙是作家代表团团长,蒋子龙是中央表彰的作家队伍中的“改革先锋”,那次笔会的第一场活动在光明区,深圳的光明区和南京的江北新区一样,也是后来成立的高新开发区,笔会的主题是“城市发展怎样留下城市记忆”,蒋子龙写过深圳第一代领导人的纪实散文,对深圳的起步和发展了如指掌,他直接给了一个启发式的反问:“当年368米高的68层金茂大厦、今天660米高的116层金融大厦,能不能作为深圳发展史上的城市记忆?”这次,江北新区座谈会的主题是“文学与城市建设”,与2020年深圳笔会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标兵城市深圳,建市40周年时邀请作家研讨“城市建设怎样留下城市记忆”,南京江北新区建区才8周年,就让我们来放谈“文学与城市建设”,足见南京江北新区的起点之高,视点之高,也足以让我们有理由预见和相信,南京江北新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美好。

  我还想起前不久举行的江苏发展大会对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的介绍,缪昌文院士是著名的建筑材料学专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发明研制了能延长建筑物寿命和防止混凝土开裂的高强混凝土胶,业界代称“缪昌文胶”。我们的住房购买合约上,房屋使用期是70年,为什么是70年?有一种解释是,普通混凝土建筑的保质期就是70年。姑且不论这一说法的是与否,国内现在的重要建筑物,譬如长江全线的绝大多数桥梁、譬如三峡大埧三期工程、甚至国外的某些重大建筑,都用上了“缪昌文胶”,据说,用了这种高性能混凝土胶的军用建筑物,还可以摆脱“南联盟使馆”被炸的钻地导弹的威胁。当然,也有另外的议论,管它80年、90年、还是120年,人生不过百年,考虑那么多干啥?但是,缪昌文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心无旁骛,不为其他杂议所动,在非常严格的测定标准面前,一次次经受破坏性试验,硬是把这一成果的年限提高到150年,甚至170年,他们还在向200年挑战。这就是一种院士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院院士的家国情怀。所以,看到江北新区座谈会的主题是“文学与城市建设”,一下子联想到了“缪昌文胶”,也许,刚刚成立8年的江北新区,注重文学助力城市建设,在10年、20年,甚至30年后,都不容易找到对应的、能一下子论证这一命题的成果,但是,一代又一代成长起来的江北新区人身上,一定会留下明晰的、可圈可点的文学的印记。

标签:新区;江北新区
责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