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回忆
——纪念父亲生辰100周年(二)
2023-06-25 10:39: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杨化龙  
1
听新闻

  2023年是父亲生辰100周年,逝世45周年。去年秋冬以来,一直在搜寻因时间久远而依稀隐现的关于父亲往事的记忆,想写一点纪念文字。春节和往年一样回老家,来到宿南二支渠内滩、由二棵苍翠挺拔的龙柏护卫着的陵墓,给父母亲焚烧纸钱敬奉酒菜,长跪在墓前磕头祭拜,特定的环境氛围,倒使有关父亲往事的记忆逐渐地清晰了起来……

  父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在平凡与朴实无华中,透露出令人敬佩的品格。父亲的品格,是我们家庭,更是我立世为人的基石。

  父亲出生于1923年农历10月24日,贫寒的家境和七兄弟姊妹排行老大,持家重任责无旁贷,注定他幼年无缘读书识字。前半生饱受战乱跑反,躲避抓壮丁的苦难。靠租种本村周氏财主的农田,父亲和祖父二叔三叔几个家中壮汉,同心戮力,埋头苦干,省吃俭用,逐渐有了积累,渐次购置土地30余亩,又先后办起烧小酒和刨旱烟二个家庭作坊,日子过得倒算殷实。因家中无人识字,便请来一位姑爷帮助理财管帐。哪知姑爷染上恶习,抽烟喝酒,赌博嫖娼,加之经营管理不善,跑冒滴漏,二项作坊先后倒闭,所置土地也逐步卖掉。后来赶上土改,倒因祸得福,因家财散尽,与富农的帽子擦肩而过,被划成贫农成分!

  因为没文化不识字、不会记帐管理、导致二个作坊倒闭、变卖田产、几近倾家荡产的巨痛,使父亲刻骨铭心,悟透了一个道理:人生在世,没有文化将一事无成!

  父亲一向低调少语,虽不明说,但他内心笃定把读书识字,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寄托于我身上。1962年秋,我刚到入学年龄,适逢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庭生活极度贫困,哪有闲钱上学读书啊!而当学校老师登门动员上学时,父亲便毫不犹豫地让我跟着老师上学了。然而我的二个姐姐和后来的二个妹妹,都因留在家里干农活赚工分而无缘读书识字。为此我终生感激父母亲给我机会上学读书,改变命运!我也一直在内心深处告诫自己,我之所以能够上学读书,成为什么大学生,中学教师,又偶遇机会改行公务员,成了领导干部,都是因父母亲对我这个子女中唯一男丁的偏爱,姐姐妹妹们放弃求学的机会,为我作出牺牲的结果!

  父亲青壮年时,颇有家国情怀,履尽匹夫之责。淮海战役期间,他踊跃参加后方的支前大军,用独轮车向解放军前线战场运送物资,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亲人解放军”的支前大军队伍里,经常出现他的身影。五十年代,我们家所在的黄泛区大型治水工程连年不断,父亲每年冬季都要冒着严寒,奋战在冰天雪地的水利工地上,而且总是在相当于尖刀班的岗位,卷起裤腿跳进烂泥里,挑龙沟排积水,为工程主力顺利施工排除障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搞旱改水,农田基本建设任务繁重,父亲起早贪黑,带领着我的姐姐妹妹们,地苦干在挖河筑渠的工地上。当时上初中的我,也要每天放学后的下午时间和周日全天,参加工地劳动。父亲是生产队里打理技术性农事的好把式,耕地打场大多由他吆喝着悠扬婉转悦耳动听的号子赶着牛打头阵。在大集体大呼隆劳作年代,父亲干什么都是真刀真枪卖力实干,且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从不偷懒耍滑。

  我们家的兄弟姐妹,经父亲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不仅都成了生产劳动的能手,而且潜移默化地承袭了他老人家诚厚为人踏实做事的家。后来我在乡镇做乡镇长、党委书记时,赶上收种农忙或到水利工地检查工作,会时常从老乡手中接过木锨扬场,操起铁锹挖土,农事上的十八般武艺我都可以娴熟操作,这时总会发生一段有趣的对话,老乡惊讶地问:杨书记你怎么会干这些农活!我笑答:我也是农民出身啊!做卫生局长和县政府办主任期间,每次带队到联系点乡村支农劳动,我的劳动技能及示范作用,都会得到同事们的充分认可。

  父亲为我们的家庭吃尽了辛苦,体现了足够的担当与付出。1963年初,父亲刚从南京凤凰山铁矿下放回来,正值春节年关。三年自然灾害,庄稼连年绝收,乡村里一片饥荒,家中空空如也,实在难度年关。大年三十的早晨,母亲冒着漫天大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去生产队长家里要救济,只讨了点国家下拨作为救济饥荒用的米糠回来。父亲无奈,不得已强忍着屈辱,到附近收成稍好些的乡村登门串户,帖财神送祝福,讨要一点碎饼剩馍,积少成多带回家,供一家老小充饥糊口,艰难度过年关。

  这年春天,父亲兄弟仨分家各立门户,二叔三叔搬离老宅,我们家需拆除破旧的老屋,新建主房。土坯房最怕水浸潮渍,为此父亲独自一人,推着独轮车往返几十公里,到皖北的关山买薄板石材,放在墙基隔潮防水。空车易去,但装上石材返回,在雨后泥泞、睛天扬尘的乡间土路上,推着载重的石车,一步三喘艰难前行,尤其经过苏皖边界的大口子河的漫坡,需用尽全身力气绷紧弓步,缓缓上移,稍有松懈,石车便有后退碾压推车人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三间房基的石材要多久时间多少个来回才能备齐啊!60年后的今天偶然忆起这段童年往事,我仍感后怕!但父亲凭着坚韧的毅力和惊人的苦干精神,一个春天,竟然完成了预订的目标!

  起墙盖房的一波三折更令人难忘 !1963年夏季,又遇上了少有的洪涝灾害。父亲请来几个帮工,用泥巴加麦草再浇上适量的水,和成垒墙的土坯,准备分三个坯层垒成,当垒完第二坯层、正待晾干后再垒第三坯层时,一场暴雨把已垒起的2/3毛坯墙,全部冲淋倒塌。雨后第二次从头再来,仍是第三坯层未及垒做,又一场暴雨再次使垒墙成果前功尽弃。天灾无情,人力精力物力财力连续遭遇重击,对父亲身心的摧残极其沉重!无奈第三次起墙,只好把3间房基缩减成2间,凑合着盖起来勉强供全家安身。直到1969年才再次动工,把被缩减掉的一间房子补建起来。

  此后十多年,父母亲带领着相继接手成为劳动力的姐姐妹妹,边参加集体劳动,边打理建设家庭。这时也正值我高中毕业后,做大队干部,被选调参加县委学大寨工作队,安排到别的公社工作,又赶上机会,报名参加高校招生考试,被录取上大学,这对家庭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促进。一家人的辛勤劳作增加收入,父母亲的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家庭生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父亲瞅着子女的成长与家庭的变化,自然有了成就感,也增强了生活的信心。这是父亲一生得以休整颐养,身心较为轻松舒畅的一段时光。

  福兮祸所伏!父亲早年的过度操劳与身心摧残,已经埋下祸根,最终消化系统发生病变,饮食艰难,被诊断为食道癌,一次更大的灾难向刚有好转的父亲和家庭无情地袭来!我刚大学毕业分配在县城马陵中学工作半年,为了边工作边顾及家庭,陪护父亲治病,只好请求县文教局领导,照顾逆向调回距县城二十多公里的老家公社罗圩中学任教。我到离家一公里的新单位报到上班时,从同事的私下议论和疑惑的目光中,领会到了同事们“我们想进城进不了,他却从县城往乡下调”的不解与婉惜!为了进一步诊断病情,我请三叔一起带着父亲到淮阴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请专家诊治。为节省开销,我很忐忑地到母校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借宿,我所认识的院办吕主任友善地安排我们在院部会堂用会议桌拼接当床住宿。经淮阴医院专家确诊后,我便定期用自行车背着父亲到县人民医院诊疗、开处方、买一个疗程的药,回家服药治疗。一次就诊后,骑自行车背着父亲,从县医院返程回家,途经三棵树公社街市,迎面一辆装满黄砂的手扶拖拉机,反道逆向朝着我们开来,相距甚近,我立刻警觉起来,向右前方转向,顺着斜坡朝街旁店铺滑行。手扶机驾驶员明显慌了神,向同一侧转向斜行,眼看就要相撞,此时二车被街旁的一堆黄砂同时阻停,间隔仅1.5米左右。我们连人带车倒在一侧,我扶起父亲,掸去身上泥沙,准备和对方理论,只见手扶机司机仍傻坐在机子上发愣。我训斥对方为什么反道逆向行驶,要不是巧遇这堆砂子相助,就出大事了!在场的旁观者急忙上前相劝:算了吧,幸好没出事,人都安全!几十年后,每次路过这里,当时的险情仍然历历在目,深感后怕!

  受当时医疗技术条件和家庭状况的限制,采用保守疗法,无法阻止癌病的恶化,父亲于1978年农历腊月11日不治病逝!父亲临终前用微弱的声音和母亲说:“我这是什么命啊!苦了一辈子,刚把孩子都拉扯大,想享几天福也不行,这场病怕是熬不过去了!”我听着父亲不甘、不忍离开亲人撒手而去的悲伤,偷偷垂泪,肝肠寸断,五内俱焚!

  纪念父亲的百岁生辰,家祭中忆起父亲的往事,总觉得他老人家虽已逝去45年,但他的形象却愈加清晰高大了!愿父亲一向秉持的“先国家后小家”的家国情怀和诚厚为人踏实做事、任劳任怨勤俭纯朴的优秀品格,永远激励后辈们勇毅前行!

  2023.1.23于宿迁

标签:父亲;往事;生辰
责编:杨春源 王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