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丹阳:丹凤朝阳“镜”风流
2020-12-29 22:01: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群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特约记者 张群)丹阳,古称曲阿。总面积10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16万人,下辖10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曲阿街道)、1个省级高新区(云阳街道)和练湖生态新区,是沪宁线上新兴的中心节点城市。丹阳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穿城而过,沪蓉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城,常州机场坐落境内,镇江大港离市区仅18公里,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综合立体交通格局。丹阳先后获得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县市、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和谐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2019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00.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2万元、2.7万元。

 

  

   丹阳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有2400多年建城史,是春秋时期德者延陵季子的封疆之地,也是南朝齐梁两代帝王的故里。凤凰山遗址见证了丹阳6000多年的文明史,葛城遗址证明了丹阳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西晋玉乳泉、北宋嘉山寺、明朝万善塔、西门老街、南门老街等众多名胜古迹更是丹阳悠久历史的有效见证。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岳氏报本、陈东上书等动人故事名扬天下。丹阳人杰地灵,不仅孕育了春秋季子、齐梁帝王等历史名人,更诞生了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等近现代名家。丹阳文物众多,延陵季子碑、齐梁帝陵石刻、江南第一梵钟等历史文物赋予了丹阳“江南文物之邦”的美誉。


  丹阳是一座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工贸之城。近年来,丹阳市坚持产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积极抢抓转型升级发展机遇,逐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五金工具、眼镜、木业、家纺等五大传统特色产业和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材料、农机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等五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态势,在全国享有“眼镜之都”“钻头王国”“灯具世界”“木业航母”的美誉,拥有“空装——丹阳军民融合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丹阳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三块“金字招牌”。全市现有制造业企业1.6万余家,其中百亿企业4家、规模以上企业722家。沃得、天工、大亚等3家企业入围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引导企业“掘金”资本市场,全市上市挂牌企业总数达90多家,其中国内主板上市6家,境外上市4家,资本市场崛起“丹阳板块”。眼镜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级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国家眼镜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年产镜架占全国1/3,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占全国70%左右,创成“丹阳眼镜”区域品牌,省级眼镜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眼镜制造产业集聚区获评“长三角最强中国制造产业集聚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丹阳逐步走上了品牌发展之路,已形成了研发、生产、检测、物流、培训及专业园区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五金工具产业的钻头和金刚石锯片系列、木业产业的人造板,都做到了亚洲第一、全球前列。在提升传统产业同时,新材料及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快速壮大。新材料产业方面,与国家大飞机项目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国内主要行业许多急需的功能纤维、高性能金属和新型化工等材料,创建了航空航天产业园和院士工作站,基本建成了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新材料产业体系。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依托正在建设的生命科学产业园,不断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业发展集聚程度日益提升。

  丹阳是一座推崇科技、尊重人才的创新之城。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进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领成为特色优势。具体体现为“四个一批”。一是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从2016年起,我市实施“丹凤朝阳”人才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并支持200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综合运用股权期权、知识产权入股等股权激励手段与“人才投”“人才贷”等金融产品,以及苏科贷、财科贷等科技贷款,构建“引入、孵化、成长、成熟”的全过程投入机制。目前拥有28名“两院”院士、29名国际专家、104名省“双创”人才,40多名院士在丹担任特别顾问。二是建成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拥有院士工作站12个,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7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5家。三是掌握一批关键技术,100多家企业的300多种产品成为全国“单打冠军”或行业领跑者。创成省级高新区,开发区科创园被评为国家级孵化基地,高新区科技小镇被评为省级孵化器。四是出台一批政策。率先制订出台井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丹阳“5+2”行动计划,在科技资金、科技金融等方面进行引导扶持,着力在全市强化创新转型的鲜明导向。

  丹阳是一座城乡美丽、水乡特色的生态之城。丹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拥有116条河道,市内有大运河、香草河、九曲河、丹金溧漕河、练湖等。城市以运河为轴,东边为新城区,西边为老城区,此外还有滨江城市副中心。近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化推进重点片区、重大工程、重要节点建设,集中力量补好城市建设的短板。加快城市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建成国际眼镜城二期、金鹰天地、吾悦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新建丹凤公园、凤凰山遗址公园。城乡交通格局不断优化,注重节点、通道、枢纽建设,构建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搭配合理的路网系统,形成了“内成网外成环”的格局。完成S357、南二环互通,S122主体工程、泰镇高速丹阳段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创成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借鉴“五水共治”经验,把水环境整治作为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完成内城河、城北分洪道、京杭大运河、九曲河(城区)护岸等一批水环境工程,让更多河道水变成流动水、干净水、景观水,打造内城河沿岸滨水景观带,市民有了更多的滨水休闲空间。

  丹阳是一座民生殷实、人民幸福的和谐之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丹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成效喜人,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成就。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以江苏第一、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振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教育资源持续优化,南师大中北学院迁址我市办学,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广泛开展“文化乡村行”等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率达100%。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问题整改,环境信访同比下降55.2%。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突出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丹阳“重拳2019”环保专项行动。我市优良天数百分率为76.9%,PM2.5平均浓度40微克每立方米。8个重点考核断面全部实现达标,水质优Ⅲ类比例达100%。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实施89个村级扶贫项目,77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3144户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首创健康扶贫医疗再救助机制,低收入人口保障网织得更密。

  近年来,丹阳市摄影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摄影创作活动,以摄影图片宣传为载体在“脱贫帮扶”方面,协会创新工作方式,激发会员创作热情。协会组织部分会员于2019年三月份赴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摄影采风,深入村庄家庭和田间集市,用镜头捕捉脱贫后人们喜悦神情,用影像展现致富后的喜人面貌。十月份又组织摄影小分队远赴新疆进行摄影采风活动,主要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开展专题摄影创作,以图片的形式对偏远山村进行了宣传。一年后,据报道已经有数十批摄影团和旅行团到了该县的多个山村,事实上让当地人民切切实实得到了实惠,对改善群众生活和促进旅游方面起到了一定宣传推动作用。同时,协会还开展慈善助学活动,会员每年都定人帮扶学生和捐款助学,为丹阳的慈善助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丹阳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正全力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仗!

标签:丹阳;新区;
责编:管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