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惠山区强化部门联动、突出分类施策、融合媒介宣传、建强服务队伍,不断增强“桃娃”普法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一是联动协作,落实普法责任有“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落实国家机关“三单一书”制度,制定普法月历清单,召开年度普法责任制落实集中评议会,打造“桃娃”普法联盟,联合开展“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主题活动,通过印发责任清单“统”、集中履职报告“评”、及时跟进动态“展”等方式,不断压实普法责任制落实。“‘桃娃’普法联盟勠力同心画好普法同心圆”被评为无锡市优秀普法项目。
二是分类施策,精准靶向普法有“准度”。区交通运输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税务局等单位聚力打造“惠畅交通”“蕙菁”“惠佑未来”“阿福阿禧”等优质品牌,进一步提升普法效应。各镇(街道)围绕“法润民生”“法护成长”等内容,大力开展“一镇(街道)一品”普法活动,深化法治建设实践,重点打造法治建设精品项目,其中阳山镇“桃花源里的善治密码”入选长三角基层依法治理十大优秀案例。
三是融合媒介,拓宽宣传路径有“广度”。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延伸到机关部门、村(社区)、学校等各个领域,建成区宪法教育馆、民法典馆等39个省、市级法治文化阵地。打造“网上”法治文化阵地,发布惠山数字法治地图,搭建“双微服务”平台,先后在理想城市等12个小区投放楼宇门禁机智能系统。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开展法治曲艺进基层、播放法治电影、组织法治游园等活动,丰富广大民众“家门口”的法治文化生活体验。
四是建强队伍,优化服务供给有“温度”。组织律师志愿者服务队面向辖区各类企业,重点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走访问诊、法治讲座、法治体检等服务,全方位、多层次地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成立青少年普法公益律师团队,提供“菜单式”课程,帮助青少年提升法治意识。聚合党员、“法律明白人”、乡贤等多元共治力量,依托“有事好商量”、居民议事厅等百姓说事平台,参与村(社区)民生建设、矛盾调解、基础建设等社会公共事务,打通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最后一公里”。
(季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