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执笔绘新卷,法治兴乡村。今年来,南京市浦口区司法局以普法润心、服务织网、阵地筑基三支法治之笔擘画法治乡村建设蓝图,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基层,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绘就乡村法治新图景。
普法润心,勾勒法治文化“新底色”。构建“菜单式”普法机制,3月以来,浦口区司法局联合区公安分局、人社局、妇联等11家单位,针对物业管理、农民工权益保障、反家暴等高频问题,通过法律咨询、以案释法讲座等形式,累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打造“沉浸式”普法场景,在永宁街道青山村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禁捕、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将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法治微景观串连成线,让法治元素出现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深化“互动式”普法实践,结合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和公证服务等职能,打造“浦小司”法治IP,衍生出5种卡通形象,让法治产品融入群众日常学习生活。面向全区举办“法治‘浦’新篇 光影传力量”主题摄影及短视频作品大赛,让群众深刻感悟法治魅力。
服务织网,勾画法治惠民“实践图”。深化“法律明白人”培优工程,浦口区司法局联合区民政、妇联等部门,遴选政治素养高、群众基础好的村(居)民担任“法治带头人”,建立“传帮带”机制,培育1234名“法律明白人”覆盖全区行政村,形成“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拓展“网格+调解”服务场景,永宁法庭依托“法润乡土”司法品牌、“宁心工作室”调解平台,不断延伸司法服务半径,构建以和为贵、法德并济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指导调解“育苗工作法”。升级“云端服务”智慧平台,推动“数智赋能”工程,整合法律咨询、公证预约、调解申请等功能,同步在村(社区)部署远程公证服务一体机,实现“线上申请—智能分流—线下办理”的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使用远程公证一体机咨询人数达170余人,办理公证共计36件。
阵地筑基,点染法治浦口“乡村卷”。打造“地标式”法治文化集群,今年来,浦口区司法局重点对德法文化公园、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等标志性阵地进行提档升级,打造集“教育、宣传、服务”于一体的法治文化新地标,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法治文化阵地2个、市级阵地12个。构建“嵌入式”法治景观带,借助平安韧性小区打造契机,不断加强法治小区建设。在桥林街道兰桥雅居小区,利用法治墙绘、法条解析、法治典故、人物故事、动漫形象等简单易懂的形式,打造“老吕来说事”调解工作室,引入高校志愿者、社区法律顾问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围。创新“联动式”普法载体,深入挖掘热衷服务基层的文艺爱好者,成立“安星”文艺演出队,把法律法规与本地舞龙、“三句半”有机结合,以舞蹈、歌曲、小品、情景剧等形式展现,持续开展“入百村普法,惠万户民生”专项行动,将法律法规融入日常生活。
(刘春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