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件/套文物奏响布达佩斯的城市乐章
“凝固的交响——多瑙河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展在中运博展出
2025-09-09 21:40: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钱海盈  
1
听新闻


138件/套文物奏响布达佩斯的城市乐章

“凝固的交响——多瑙河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展在中运博展出

  提到布达佩斯,首先想起的是各式风格的代表建筑,现在,不需要远赴中欧,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就可以看到。近日,“凝固的交响——多瑙河上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展在中运博展出。展览以138件/套文物藏品生动呈现从旧石器时代遗存、古罗马遗迹,到中世纪璀璨文明、巴洛克与新艺术运动印记的城市发展史,重点展现了布达佩斯历经的破坏与重生以及独特的遗产保护实践。这是该展首次登陆中国。

  从旧石器时代的人类足迹到新艺术运动的建筑瑰宝,从罗马帝国的边陲要塞到奥斯曼帝国的浴场文化……展览分为“多瑙明珠”“王冠之下”“文明印记”三个单元,从地理空间、时间历史、人文艺术、遗产保护等方面串联起布达佩斯的千年历史。

  展览中最重磅的是匈牙利国宝级文物“圣伊什特万王冠”的1:1复原复制品。该王冠由希腊冠与拉丁冠组合而成,装饰有19片珐琅圣像和铁铝榴石,顶部十字架的歪斜状态源于17世纪的保存事故。这顶王冠是匈牙利国家地位的象征与化身,至今仍被保存在匈牙利国会大厦的礼仪大厅内。

  从欧式胸甲到比武用的钝头长矛,从十字弓的机械结构到马具上的鹰形装饰,展览还原了骑士文化的铁血与浪漫。展览中的一枚13世纪的垂饰曾用于装饰马具,上面刻有一只侧身回望的鹰。这件垂饰的保存状况极佳,出土于多瑙河岸边一处中世纪港口的淤泥里。淤泥有效隔绝了氧气,极大减缓腐蚀过程,使其得以完整保存。

  在匈牙利众多的遗产建筑中,中世纪建筑遗迹是历史的主角。展厅中陈列着一块1854年的射击靶盘,靶盘的最右侧画面描绘了1846年为匈牙利第一条铁路线路而建的首座火车站,人物衣着、建筑布局都保留了近现代过渡时期的气息。它不仅是当时市民射击训练的道具,更为后世留下了布达佩斯铁路建设的珍贵画面。

  公元896年,马扎尔(匈牙利)人在布达佩斯定居。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定居1000年,匈牙利于1896年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展览中的一只银质纪念杯内壁镀金,装饰华丽,就是为庆祝匈牙利建国千年而特别订制的礼仪器物之一。纪念杯的一侧有浮雕圆章,展现布达佩斯的城市风貌:背景是城堡山上的王宫,链子桥横跨多瑙河,两侧象征和平与战争的寓言人物握手致意,寓意和解与统一。

  匈牙利的咖啡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的纽约咖啡馆作为布达佩斯文学与艺术界的聚集地,承载着布达佩斯市民饮食、社交等市民生活文化的交融。展览中展出17世纪的铜、陶制水壶、瓷杯,都见证了奥斯曼及中欧地区盛行饮用咖啡的传统。

  中国瓷器之美影响了奥斯曼帝国的陶瓷艺术。伊兹尼克是苏丹陶瓷作坊所在地,这里生产的装饰器皿以白色为底,图案多为蓝色,也有紫色、绿色和红色。这些陶瓷作品于16世纪末运抵布达佩斯,后被埋于地下,经考古发掘才重现于世。在展出的不少陶瓷器中可以看到中国瓷器的影子。

  展厅内处处可见布达佩斯的风采,观众可以在这里感受中欧文化氛围。尖拱造型的展厅大门,提取了匈牙利国会大厦的相近元素;穿过教堂入口,肋拱造型的屋顶高达数米,复原的花窗透射出展厅一角,布达王宫唯一被复原的场景在中运博重现;展柜设计精巧,层层掩映的花草纹饰来自展品独特的花纹,哥特式花窗结构搭配垂坠的丝绒窗帘烘托出文物组合的精美。展厅第二部分还设有展览特色钢印章,与印章文物组并列陈列,观众可现场体验中世纪印章文化。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标签:布达佩斯;匈牙利;展览
责编:滕方

服务热线